算完之后,小郭還特別強調,這套房子不愁賣,因為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房本已經滿5年,省去了5.6%的營業稅,有將近16萬元呢。
可對于我來說,一個月還貸1.2萬元意味著什么呢?我和女朋友工資加起來不到1.5萬元,還貸之后,就剩下不到3000元可以支配,肯定不夠用。
更要命的,工作5年,我和女朋友的存款加起來也不過30萬元,如果買這套房子,就意味著還要父母出100多萬元。上了18年學,本以為找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不用再讓父母有什么負擔,也有經濟實力回饋他們了。如果再因自己的一套房子讓他們如此操勞,讓我情何以堪?
先不想那么多了,明天跟房東進一步談談價格再說吧。
“優柔寡斷”,錯失買房“良機”
5月16日,一到小郭的店里,他就跟我說,昨天看的房子已經賣了。昨天晚上談成的,合同全部簽完都快12點了。看來這邊的房子還真是不愁賣。我不買,也有其他人買。心里不禁為昨天的“優柔寡斷”涌起一陣自責。
其實,今天上班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買房的必要性。租房也可以結婚,但總不是辦法。現在租的一居室每個月租金3500元,占去我工資的一半。如果不買房子,相當于要為房東打工半個月,想想都覺得難受。而且,房租不可能不漲價吧?結婚后不能住在一居室吧?兩居室肯定更貴吧?換來換去不麻煩嗎?
不少人曾預測,今年的房價可能穩中有降。他們認為,調控已經影響了人們對于房地產市場“不看好”的預期。這種預期,會拖慢房地產市場需求釋放的速度;而開發商以及房地產投機者迫于資金壓力,不得不采用各種辦法消化庫存,導致房地產市場供給增加。供給需求一高一低,價格理應穩中有降。
可是,現在情況好像不一樣了,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在悄悄變化。不僅是我,旁邊不少朋友都已經開始看房子準備出手了。我看的幾個樓盤的價格已經開始穩中有升了。昨天的例子恐怕就是最好的“教訓”。如果還不下定決心,可能又要錯失買房 “良機”了。
所以說,房子還是要買,但憑自己的積蓄和收入水平,只能先買一套面積小點的一居室了,也不能指望父母來北京跟著自己過好日子了。
今天小郭又帶我去看了幾個6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總價150萬元左右,能貸款80萬元左右;每個月還款5500多元。加上自己30萬元的存款,再讓父母準備40多萬元就差不多了。
努力,加油!讓我早日成為“房奴”吧!
一個月過去,房價又漲了不少
前一段時間工作太忙了,一直也沒能抽出時間來看房子。6月20日,我再次來到國美第一城,小區外混亂的交通、不太過關的物業沒什么改觀,房子的價格卻漲了不少。
小郭說,上個月280萬元的那套房子,現在少說也能賣到285萬元。我想了想,要是上個月買下那套房子現在再賣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快把自己一年的工資賺回來了!
又看了旁邊小區的幾個小戶型,價格也都比上個月來的時候漲了一些。我心里還是嘀咕了,房價上漲不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嗎?調控力度不會加大嗎?要是自己剛剛剛買完房,調控政策就出來,房價一旦下降,那豈不是虧大了?
到底該不該買房呢?我又陷入彷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