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水質監控關 保證農村飲水安全
衛生部和全國愛衛辦相關專家今日接受網絡采訪,就全國愛國衛生運動60年及愛國衛生月活動與網友進行交流。
據中國疾控中心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陶勇介紹,改水分幾個階段:
解放初期改水,是簡易的改水,把井加高一些,防止污染物流進去。改革開放以后,愛衛會進行農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設。到2001年,國家就投入了,現在是衛生部、水利部、發改委一起在做這項工作。
改水改的好不好,改的質量怎么樣,衛生部門要對農村飲用水的水質狀況有了解,掌握準確信息。從1992年起,衛生部門就有了計劃開始進行水質監測,最初覆蓋面比較小,近幾年覆蓋面越來越廣。截止目前,農村對水的網絡已經覆蓋全國1900多個縣,這對保證農民飲用水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為改水工作提供了很多基礎數據。
全國愛衛辦副主任白呼群舉例介紹了水質監測的重要。他說,一開始的自來水工程,是選好水源地以后,把水通過簡單的過濾以后,引到農民家,這就算改水了。但是通過組織建設以后,發現農村改水工程的微生物超標比較突出。監測報告報給國務院以后,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所以后來的改水在設計上加了消毒設備,來防止微生物超標。
來源:人民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