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土文明擁抱海洋文明" 港務區為秦人圓夢
大港之真——十二五發展戰略
資源變資本 資本促資產
時光進入2012年,“新筑歐亞大陸橋”大型活動的影響力和穿透力正在逐步顯現。在之前與上海港、天津港、連云港等沿海各港口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下,西安國際港務區九大戰略合作成果持續深化——首先是連云港港口集團副總裁陳光平再度前往西安國際港務區,洽談與該區以及陜西東方快車物流有限公司商談三方合作事宜;緊接著是 “天津港西安區域營銷中心”在西安正式揭牌和“西安綜合保稅區上海物流分撥中心”正式落戶上海洋山港,而后,與青島港的合作也逐步展開。
“陜西地處內陸,提高經濟外向度需要借港出海,國家批準設立西安國際港務區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加強陜西省與青島港的合作,共同搭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運輸通道,擴大陜西對外貿易,加快陜西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
2012年2月7日,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正永在會見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時如上表示。
為了貫徹落實趙正永省長會見常德傳一行時的重要指示,充分加強兩港合作,實現兩港的共建共榮共享共贏,在2012年2月8日上午舉行的青島港·陜西口岸集裝箱鐵水聯運推介會上,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強曉安與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常德傳代表兩港正式簽訂了兩港“合作框架協議”。至此,隨著西安、青島兩港戰略合作關系的締結,西安國際港務區“九大戰略合作”構想已變為現實,一個以西安港為核心,東聯西進的國際貿易物流網絡已經成型。
常德傳對陜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中國國際內陸港”給予了中肯評價,他說:“考察過世界上無數內陸港,西安國際港務區最是讓人震撼,具有國際大氣魄,讓我們都為之自豪。‘西安內陸港’模式的成功運作,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成為西部內陸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抓手和戰略平臺。”
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雙方優勢,開展戰略性合作。西安國際港務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支持青島港集團在陜西地區開展的業務活動,并為此提供相應的便利條件,協調當地海關、檢驗檢疫等有關單位,實現兩港操作的無縫對接。青島港集團發揮港口優勢,實現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政策對接,發揮兩地政策疊加作用,在港口操作上,給予港口手續、碼頭場地、裝卸作業“三優先”政策;在港口收費上,給予最大的優惠;在業務拓展上,給予積極協助;在設備、技術、人員培訓上,給予大力支持。青島港集團擬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青島港港口集團西安服務中心,具體處理西安地區鐵路和客戶等相關事宜。雙方建立高層領導定期會晤制度,商定雙方戰略工作、重要事項和工作推動。
“青島港是世界名港、中國大港,一直是陜西的集裝箱最主要的出海口,是西安國際港務區九大戰略合作伙伴中最重要的一個,多年來青島港為陜西和西安外向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強曉安表示,青島港和西安港的兩港合作,尤其是每周從西安港發往青島港的三列五定班列的開通,標志著兩港“引流上線”的運作模式已經形成,這是對國家“兩個大局”方針的深入貫徹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具體落實,對推動兩港合作和西安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至此,西安國際港務區已經基本實現了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圍繞臨港產業的各種資源的有效對接與共享,從物流意義上使西安這個內陸經濟中心城市擁有了成為“國際港口城市”的資本,同時使包括陜西在內的其輻射半徑內的地區轉化為經濟意義上的“沿海地區”和發展以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特色的臨港經濟資產。
發展才是硬道理!在這句指導中國改革開放的大真之言的陪伴中,一個“資源變資本、資本促資產”的西安國際港時代已經到來!
來源:西部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