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勤儉才能實現中國夢
古人云,“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人們似乎正在忘卻這一古訓。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中國人花起錢來大手大腳,似乎他們的口袋里有花不完的錢。他們出手之闊綽,常常令在場的外國人目瞪口呆。
有人認為,“現在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社會消費水平提高了,應該享受一把了。再提勤儉節約已經不合時宜了。”他們把節儉視作“寒酸”,把樸素當“土氣”,將揮霍說“大方”。對此,我們不敢茍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我國的一些貧困邊遠山區,不少的孩子還擠在簡陋的教室里讀書的現實。據媒體報道,他們每天吃著簡單的飯食,很多孩子營養不良。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各種浪費現象的嚴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費之風務必狠剎!
“勤儉自古為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勤儉節約,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大仲馬說過,“節約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事實證明,奢侈浪費,暴殮天物,不僅糟蹋物質財富,而且腐蝕人的靈魂,敗壞社會風氣。因此,不僅是公款吃喝要遏制,我們每個人也要厲行節約,不癡迷名牌,不以炫富為美。
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記住,并且做到,“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讓勤儉節約之風滲入我們的靈魂,滲透到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唯有如此,我們共同擁有的“中國夢”,方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