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關鍵詞”
解析百天履職“路線圖”,可以梳理出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施政理念和思路的“關鍵詞”。
——“責任”。新一屆領導集體肩上的重大責任,就是對民族、對人民、對黨的“三個責任”。
——“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三個自信”。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要靠實干。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
——“從嚴治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黨要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
——“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和平發展”。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
——“強軍夢”。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
……
曾陪同鄧小平南巡、又陪同習近平在深圳向鄧小平銅像獻花籃的七旬老人陳開枝說:“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招招中的,給人民以希望,不斷積累正能量,‘中國夢’充滿美好前景?!?/p>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發表文章評論說,習近平強調了繼續執行鄧小平首創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重要性。這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中國具備了立志在確定的時間階段內實現“中國夢”的能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表示,習近平在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講話中用很大篇幅闡述中國為什么要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并特別提到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中國和平發展的決心是不會動搖的,是一個全面的外交戰略,不會為一時一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