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上午從京港地鐵公司獲悉,地鐵4號線和大興線,年底將增購13列列車,屆時將縮短大興線的行車間隔。目前,與之配套的軌道建設已經動工。此外,今年還將對4號線車站的全部衛生間進行改造,增加防滑地磚、兒童洗手臺、殘疾人專用衛生間等。
地鐵公司介紹,自4號線和大興線開通以來,客流量持續增長。3月8日,4號線客流達到143.7萬人次,大興線達30.9萬人次,較3月1日剛剛突破的歷史最高紀錄4號線 130.0萬人次、大興線 27.8萬人次,分別提高10.5%和11.2%。為應對客流增長,兩條線路開通后,時刻表進行過十多次的優化調整。4號線平日時刻最小行車間隔由開通初期的3分鐘調整至2分鐘,并通過增加臨客的方式,使目前4號線由南向北方向的實際早高峰最小行車間隔達到1分43秒。
■行車間隔
大興線行車間隔將縮短
隨著全路網客流量的不斷提升,4號線、大興線的客流量也持續提高。為此,京港地鐵提前籌劃,公司投資近6億元,增購13列地鐵車輛及其配套信號設備等,預計年底將全部到京。
新購13列列車到位后,將調整4號線及大興線大小交路套跑比例,由目前1比1調整為2比1。高峰時段4號線區段仍保證2分鐘的行車間隔,而大興線的行車間隔將進一步縮小,高峰運能將進一步提升。據了解,預購計劃2011年就已經啟動,預計8月份第一批新車將到貨,配套工程現已開工。
4號線如何做到1分43秒
2009年9月29日,4號線開通之初,高峰期最小行車間隔是3分鐘,日均客運量是52.8萬人次。之后,最小行車間隔多次調整,最后調整到現在的1分43秒。
據運營工程部經理王景濤介紹,早高峰時段,4號線由南向北上行方向客流壓力很大,高于由北向南下行方向的客流壓力,晚高峰則相反。每周一至周五,在早上7點15分到8點30分之間,加開4列臨客,以公益西橋站為始發站,運行到安河橋北。此外,還放空11列列車至重點站。其中4列從天宮院放到高米店北站和西紅門站,另外7列從新宮分別放到角門西站、馬家堡站和北京南站。
王景濤解釋,早高峰期間,重點壓力區段,大興線是高米店北站、西紅門站到新宮站,4號線是公益西橋站到宣武門站。為此,在加開臨客的基礎上,還在折返站新宮站和天宮院站,發車時不上乘客,從始發站將空車放到重點壓力區段。“不提高運力,提高運能”。
■安全保障
針對不同情況建分析模型
運營管理信息系統組織統計乘客安全數據信息,車站針對每一起與乘客有關的事件編寫報告,并歸類分析。比如,乘客電扶梯意外、車門/安全門意外、乘客摔倒、乘客身體不適、閘機意外等多種乘客不如意事件。針對每一類事件再分別建立分析模型,如電扶梯意外,細致分析到乘客握扶手情況、穿鞋類型、事發的扶梯位置及扶梯運行方向等。
據安全質量經理呂方泉介紹,電扶梯不如意事件中90%發生在站臺到站廳之間,其中主要是因為乘客站不穩、抓不牢扶手。呂方泉說,很多乘客攜帶大件行李,只顧行李而沒有抓緊扶手。當一些硬幣等小物件掉落卡住電梯,電梯會立刻停止,如果沒有抓緊扶手就會摔倒。地鐵公司也特別提醒,老人和攜帶行李或推嬰兒車的乘客盡量乘坐直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