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4日以來,逾九成股票伴隨大盤上漲而上揚,但也有2%的股票逆市下行,其中有42只非ST股。目前看,經歷近期回調之后,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降低,繼續追漲獲利盤拋壓較重的強勢股的欲望減弱,而上述42只超跌股中的部分品種或為投資者提供新的選擇。
42股1949點以來逆市下跌
大盤經歷了逾半個月的調整后,終于再現強勢反攻。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自去年12月4日反彈以來累計上漲了18.25%。不過,昨日的長陽是二次反攻的沖鋒號,還是多頭的短暫逆襲,仍有待進一步檢驗。同時,市場中樞雖有所下移,但仍處于相對高位,經歷過年后的回調之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已有所降低。在操作上,追漲強勢股的欲望似乎并不是很強烈。相對而言,前期超跌股或是投資者可挖掘的一個“黃金坑”。
1949點反彈以來,兩市跟隨大盤上揚的股票占比高達98%,這意味著另有2%的股票逆市下行,其中包含42只非ST股票。在此期間,這42只超跌股的平均跌幅為4.99%,跌幅榜前五中除“榜眼”商業城(-16.81%)外,其余四只來自白酒板塊和地產板塊,分別是洋河股份(-26.10%)、貴州茅臺(-15.13%)、榮安地產(-11.49%)和中南建設(-10.76%)。跌幅相對較小的是九州通(-0.19%)、中國人壽(-0.28%)和柳鋼股份(-0.36%)。
從行業上看,上述42只股票分布在17個行業板塊內,既涉及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等消費類板塊,也涉及房地產、化工、建筑建材、黑色金屬、采掘等周期股。其中,房地產板塊涵蓋的股票最多,多達10只,其中包括龍頭股保利地產。其次是食品飲料板塊,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五糧液和酒鬼酒等5只白酒股榜上有名。此外,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建筑建材、交通運輸板塊的超跌股數量也達到3-4只。
從市值角度看,這42只股票的平均流通市值為284.2億元,流通市值為100億元以下的股票有27只,占比為64.29%,流通盤最小的是順榮股份、華昌達和沙鋼股份。大市值股票中,市值超千億元的“大象”有中國人壽、貴州茅臺,緊跟其后的為五糧液、保利地產、紫金礦業和中國鐵建。
蟄伏股中覓“黃金”
在昨日的強勢上漲中,上述42只股票亦悉數收獲上漲,助推這一群體上漲的動力既包括跟隨大盤“隨波逐流”的因素,也包括超跌之后的反彈動能。不過,這42只股票并非全為真金,其中既暗藏潛力股,亦不乏“弱者恒弱”的代表。
潛力股中,投資者不妨關注估值進入安全區的地產股的波段機會。受“國五條”細則的利空影響,地產股年后出現深幅調整,估值亦隨之快速回落。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房地產板塊市盈率為12.61倍,已至歷史低位。在細則落地前的政策真空期,不排除地產股有超跌反彈的可能,投資者可把握其中的交易性機會。但總體上,地產板塊反彈高度或因政策壓制而相對有限。
弱者恒弱,在行業板塊上以黑色金屬為代表。在經歷過前期的輝煌之后,黑色金屬板塊已今非昔比,這主要在于產能過剩以及投資增速下滑帶來的行業景氣度回落,累及上市公司業績長期陷入虧損泥淖。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預告2012年業績的23只鋼鐵股中,僅有3只同比上漲,其余均錄得虧損,其中山東鋼鐵、馬鋼股份和華菱鋼鐵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高達4805%-6858.24%。而市場預計2013年經濟將呈現溫和增長態勢,難以較2012年有大幅回升,投資增速預期相對平穩,這意味著鋼鐵股業績難以有大的改觀,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亦不值得期待。此外,從個股看,投資者需規避正受到負面事件沖擊的股票,如深陷高利貸事件的九州通,以及年報業績遜于預期者。 記者王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