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贏職場”運營至今已經擴展到了九個城市,提供九個城市任選就業服務,不就業退還所有學費。革命性的模式和誠信的運營吸引了徐小平、王強的真格基金的注意,并且投資。付福前介紹說:“其實我們更看重的是徐老師和王老師他們的教育行業背景,因為教育行業誠信經營可以創造很好的口碑,我們的現金流也非常健康。我們更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讓我們少走彎路,教育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樹立品牌非常緩慢,而毀掉品牌卻是一瞬間的事情,我們希望做對得起良心的百年教育”
2013年699萬高校畢業生創歷史新高,而大量高校畢業生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的結構性矛盾已經存在多年,尤其是在大量的地方高校及技術更新較快的專業中,專業技術的更新換代要求的是高效率管理體系下的精英師資。 2013年我國面臨經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的更多壓力,據2013年2月初教育部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的統計,2013年他們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約為15%。在今年2月教育部參與調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約有60%的高校認為就業形勢嚴峻,一些畢業生也對就業前景感到擔憂,甚至感到焦慮。
傳統高校專業建設注重大而全,講究的是龐大的知識體系結構,期望培養出專業領域的科學家。而實際的效果是每門課程點到即止,而且更新緩慢,結果就是大多數畢業生畢業時候除了分數,能獲得對工作實質有用的知識較少,到了公司必須重新學習企業關心的知識。種種弊端背后是一個堪與90年代國企相比龐大而陳舊的體系,如果改革高等教育體系甚至會產生工人下崗一樣的社會問題。可以想象,高校的老師及教授也不可能接受私營企業中的員工那樣的管理,所以企業的知識體系更新一定比高校效率要高很多。
怎樣讓高校的專業知識跟得上企業的更新換代?讓高校與企業去爭奪專家與工程師不太現實,制定嚴酷的考核進行師資的優勝劣汰在現行體制下更不可能,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那么怎樣的革新能惠及數千萬大學生?
從2008年開始,民營教育培訓企業嘗試介入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環,幫助大學生獲取實際技能進入職場,比較著名的有尚觀教育等。而線上職業教育公司開始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幫助大學生面向企業進行學習,其中口碑及師資,及配套服務都比較出色的就是“我贏職場”,與其他線上培訓不同,“我贏職場”為每個新生準備了一份雙保就業合同,保就業,保底薪,9個城市任選就業,不就業100%退還所有學費。
對于不熟悉企業職位的大學生或者成年人只要選定了就業的城市及職位,其他的就可以交給“我贏職場”來幫你安排。客戶在“我贏職場”的網站上可以客觀的對各種職業方向進行規劃和評估。在選定職業方向后,“我贏職場”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資深技術經理或者總監制作的全套課程推送給學員,并且有專人進行輔導和督促,在完成學習后,直接由希望就業的城市的服務人員安排住宿,面試。在一定時期內,如果無法就業,“我贏職場”會退還所有的學費。
“我贏職場”提出的是面向結果的服務,也就是找到工作了,付費,而不就業全額退還所有學費。這種以結果收費的線上培訓真正做到了學員零風險的學習,誠信經營帶來良好的口碑,讓“我贏職場”已經擴大到全國9個城市。通過“我贏職場”得到職位的學員已經達到了數千人,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待遇與正式員工是相同的。
由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王強及紅杉資本共同創立的真格基金是中國頂級的天使基金,由于創始人的特殊背景,真格基金一直在關注中國最出色的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我贏職場”選擇真格基金合作也正是因為真格基金是中國最懂教育的投資基金。真格基金與“我贏職場”的合作將為中國大學生帶來真正面向企業職位的全新學習方式,帶給中國數千萬大學生最優秀最實用的企業技術,中國高等教育體系將因此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