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即失業,這是一些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臨到的尷尬局面。又逢畢業季,東莞的畢業生求職情況雖然不算悲觀,但由于企業招聘崗位收緊,仍將有畢業生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教育部日前發布數據稱,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99萬,同比去年增加19萬人。由于就業形勢嚴峻,這個夏季被畢業生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
在東莞,今年的大學生求職人數也較往年有所上升。據智通人才網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6月20日,東莞應屆畢業生在智通人才網上投遞簡歷數量為52560份,同比去年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量50348份增長了4.39%。
智通人才連鎖就業顧問王茜認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數量比往年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大,之所以會出現“最難就業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企業對于應屆生招聘的職位沒有全面放開或有所下降,人才與企業的供需比增大。
一般來說,高校生畢業前的一年里都是求職期,其中求職黃金季主要是畢業前一年的年底,其次是畢業前的三四月份,在此期間,企業和機關單位會集中舉行高校招聘會。到了臨近畢業的6月,企業已經不需要大量補員,只會招募少數急需的人才。因此,到了6月仍未找到“東家”的畢業生,就可能面臨與下一屆畢業生“搶食”的尷尬局面,求職難度倍增。
東莞企業一定程度上收縮應屆生招聘職位,既與經濟大環境相關,也與應屆生的不穩定性有關。
一家科技公司人力資源經理表示,企業愿意招應屆畢業生,也不怕他們沒經驗,但就怕剛畢業的學生工作不穩定,動不動就鬧離職,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某家具公司人力資源經理黃海霞認為,應屆畢業生往往跳槽頻繁,有很多原因,比如難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工作壓力,以及年輕不怕失敗的樂觀心態等。但是,企業沒有時間和成本去接受不穩定的求職者,如果企業要保持生產穩定,有可能減少對應屆生的招聘。
王茜建議,應屆生在求職之前一定要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找準自己的求職方向,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了解企業設置的崗位職能,調研當地的應屆生薪資水平以及自己工作的穩定性強度如何?設定自己的求職目標后再求職,心里有底才不會被外界“干擾”牽著走,度過前兩年的工作積累期后,或許職場生涯才是新的開始。(記者/李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