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 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
黃庭堅 砥柱銘
近日,一只被稱為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在香港蘇富比大拍中以1億多港元的天價成交,這無疑讓海外文物回流熱再度升溫。然而,鑒賞家張量冠卻對這只“天價碗”提出質疑,認為根本不是明代物件,并強調理性對待文物回流熱。于是,人們不可避免地要質疑——回流文物中到底有沒有贗品?我們應對那些“回娘家”的流浪文物持何態度?且看業界專家條分縷析。(文、圖/記者江粵軍)
正方
鑒賞家 張量冠:
回流文物中羼雜贗品不容置疑
回流文物中羼雜贗品,在我看來是不容置疑的。某些拍賣行尤其喜歡玩這樣的伎倆,譬如這次香港蘇富比拍出天價的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我就覺得頗有問題。
從看到網上預展的細節照片后,直覺就告訴我,這件東西的畫工和底款的寫法不對。因為我的家傳藏品中,恰好就有一只這樣畫片的成化青花碗。這只碗,我把玩鑒賞已有二十多年,甚至多次作為教學實物,向前來交流的收藏愛好者展示。我對這只碗的畫工特點、細節特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對底款的寫法也非常熟悉,而上拍的這件所謂回流的青花碗,卻與家藏青花碗的時代特征相距太遠了。
文物的回流,總的來說是好事情。不過凡事都有一個度,中國人歷史上奉行“中庸之道”,對待文物回流也應該這樣,講究一點方式方法比盲目地競價攀比更為可取。而且,真正的文物藝術品具有世界性和人類共享性,今天的中國收藏家千萬不能再狹隘地認為,必須把流失的中國的文物都弄回來才算愛國。如果在尋求文物回流的路上走得過頭,被別有用心的投機集團利用,用假冒文物來欺騙國人,那真是得不償失!
書畫鑒定家 劉建業:
海外的中國文物鑒定水平有局限
可以說,從文物回流開始,贗品就存在了。在一些學術會議上,有的買家直接向拍賣行老總提出質疑,可見贗品的量不在少數,甚至有些經過海外專家審定的作品,我們再過目,也發現不對。這說明,國外的中國文物鑒定水平跟國內還有差距,根本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舉例說吧,有韓國友人送來郎世寧的《百駿圖》求證,言此卷得自日本,韓國藏界甚為珍視。仔細查看后,我們卻發現這是一幅精心制作的假畫:首先是畫作筆法拘謹,與郎世寧有差距;其次,卷尾鈐有“宜子孫”白文印一方,此為乾隆鑒賞印,從來都是與“三希堂精鑒璽”朱文印成對出現,未見單鈐先例,不符合清宮用印規律;另外,題詩中“刑部尚書錢維城敬題”一款甚為荒唐,錢生前最高官階止于刑部左侍郎,“尚書”是死后追賜的,不可能在他生前出現。
另外,一些流傳有序、曾為海外大收藏家收過的東西,也未必就是對的。其實,在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我常??吹剿麄兪忻嫔铣霈F的所謂中國文物,很多根本就不對??梢哉f,流到海外的東西,有少數確實是很珍貴的,但比例非常低,50%的為普品,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贗品。因為,民國年間流出去的東西,本身就是魚龍混雜的,好東西夾在大量的贗品之中;另外,上世紀60年代到“文革”之前,通過各種方式偷偷流出去的東西,大部分也不對,但經過海外一番“鍍金”,回來后就被認為是真品了。
因此,對待海外回流文物,千萬不能優越化,不能盲目迷信,要與國內流通的東西一視同仁,認真審定,才能避免出現重大失誤。
知名文化學者 吳樹:
別以為打過海關火漆就可靠
現在大家普遍存在一種誤解,以為在海關打過火漆的文物藝術品,就是可靠的。其實,無論是香港地區的拍賣行,還是內地的拍賣行,這些年回流文物都狀況頻出,贗品多多??梢哉f,老觀念應該徹底拋棄了。
我們先分析一下贗品的來路。
首先是1949年以后,不少仿古瓷器、玉器作為外銷工藝品出口到歐美地區,現在有一部分被當做文物回流到國內。當時大家并非有意造假,現在則是故意魚目混珠。
其次,改革開放以后,一些民間高手做了大量仿古藝術品,主要是瓷器,一集裝箱一集裝箱地運到國外銷售,本來目的是開拓海外市場,現在有的也被別有用心地回流了。據一位專門做高仿的朋友告訴我,他運出去的東西,后來在一場國內的拍賣會上就出現了五六件,他自己都不敢看了。
近幾年還出現了更為嚴重的情況:一些人有意識地將新仿的東西弄到海外,在一些不講信用或分辨能力差的小拍賣行、古董商店里虛晃一槍,造出流傳履歷,然后打個火漆過海關,搖身一變成為回流文物冠冕堂皇地進拍場。這些人中,有的是在國外做古董生意的華僑,他們專門從國內高仿者手中拿貨,對國內的高仿水平、高仿“專家”一清二楚;有的則是一些高仿者借著在國外辦展的機會賣出東西,然后再將“文物”回流到國內……
其實,明清官窯也好,宮廷用品也好,其中的精品在歷朝歷代數量都不多。而今天,如果將已經在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所謂官窯瓷器加一加,那得是多少?再譬如,皇帝專用的玉璽,現在已經賣出過多少?而有記載的又可能是多少?我想,只要買家多動動腦筋,多翻閱一下歷史資料,查查具體數據,就會有一個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很多買家拍東西不是為了收藏,只是為了倒手賺錢,所以只要賣得出去,真假也就變得無足輕重了,這恐怕才是贗品大量回流的一個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