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接踵而至:空氣再生系統受損;蒸汽安全閥破裂……然而,這都不是最難的——
在沒有白晝、黑夜,沒有外界信息,只有刺耳而單調的機械噪音的狹窄空間里,部分艇員煩躁不安,頭痛乏力,整天打瞌睡卻又睡不了多久,噩夢連連,虛汗淋漓。
艇員們的變化越來越多,記憶力下降、說話詞不達意……“有的下崗走錯艙室,有的下棋‘吃掉’己方的棋子,有的突然亂敲桌子或者狂喊幾聲。”高級工程師王慶江回憶說:“那種痛苦無法想象,但是大家心里揣著一股勁兒,堅持著,堅持著……”
堅持著,他們放棄了兩次允許上浮的機會;堅持著,有的戰士一邊工作,一邊嚼著干辣椒提神……
堅持著,堅持著……67天過去了,法國海軍的紀錄被打破了;84天過去了,美國海軍的紀錄被打破了。
是到此止步還是繼續前行?上級來電征求意見,全體艇員選擇繼續航行——整整90晝夜,中國海軍創造的世界紀錄由此誕生。
百萬海里縱橫,40余載光陰堅守,20余項首次突破,中國核潛艇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因為他們懂得:“危難時刻,我們是捍衛和平的堅強柱石!”
面對強手挑釁,面對千鈞一發,他們驕傲地說——
“軍人最高的榮譽,就是戰勝敵人”
“8分鐘,在普通人看來只是短短一瞬,可是對核潛艇來說,8分鐘,就可以決定戰斗的勝負。”大洋上的一場較量,一級軍士長穆美田記憶猶新:
那一年,核潛艇悄然出航,執行戰備訓練任務。
穆美田全神貫注地盯著雷達顯示屏,突然,一個微弱的信號在眼前一閃而過,頃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這瞬間的一閃,在穆美田的腦海留下刀刻般的印記:“疑似外軍反潛飛機,左舷×度,距離××,正向我艇飛來!”
艇長董震當機立斷:“緊急下潛!”核潛艇一頭扎入滾滾碧波。
8分鐘后,外軍反潛機果然掠海而過,一無所獲,悻悻離去。
這一次細至毫巔的捕捉,創下了核潛艇偵測雷達空情預警時間最長、信息最準確的紀錄。
“這是大風大浪里練就的過硬本領!”基地司令員高峰說:“大洋上的風浪并不安靜,我們為國家枕戈待旦,一分一秒也不能含糊。”
雖是和平年代,但核潛艇每一次練兵都像打仗——
深秋的南海某海域,一場對抗演練拉開帷幕。然而,開局就是難局:攻擊目標位于潛艇的側后方,按傳統辦法必須掉轉艇向,正對目標實施攻擊,但戰機稍縱即逝,怎么辦?
海上指揮員袁譽柏一聲令下:“第一時間實施大轉角攻擊!”
真這么打?這個戰術指令,要求運用魚雷的自動轉向功能搜索打擊目標。一旦出現失誤,搜索失敗的魚雷,甚至會轉向攻擊母艇!
“這么打,自己有危險,但最有把握消滅敵人!”在艇長沉著指揮下,全艇官兵嚴謹操作,魚雷如離弦之箭撲向目標。
這一打,首創核潛艇魚雷大轉角攻擊的成功范例。
“今天不去面對生死考驗,明天我們拿什么保衛國家?!”這個明天,就在不久之后——
中國海軍核潛艇進入西太平洋國際海域進行例行戰備訓練,卻遭遇外軍反潛兵力跟蹤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