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過勞”:醫生休息權沒保障
醫院是公共服務單位,社會和人們對它的要求越來越高,“有的醫院,上下午不僅要開診,中午、晚上、周六日還要開診,沒有人想過,醫生能承受嗎?”省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主任委員龔梅恩直言。
多看病、多開藥、多檢查,醫生就能多得益?對此,醫師們只能苦笑。只有醫生才知道,自己出診連水都不敢喝,否則上廁所患者也跟著,生怕醫生“開溜”;上午出診,病號排到下午2時,看完才能吃上飯。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指出,幾乎全國200多萬名執業醫師,都處于無假日、24小時工作狀況,什么帶薪年假更別提了。他所知的,河南省等地,至今醫生們還只能每周休息一天,周六上完半天班,下午還是專業學習。
醫生不等于包治百病,要包治百病,只能去找那些所謂的“神醫”,受騙上當。
以個別害群之馬,來質疑醫生全群體,是非常不公平的!
傷醫事件頻發,醫院不能再當“無掩雞籠”,要實行門禁制、安檢制。
被打了還可以報警處理,但傷人心的言語暴力,無人能處理,這是社會的悲哀。
醫生們說
談護醫:贊同醫院采用安檢
傷醫事件頻發,醫院不能再當“無掩雞籠”,要實行門禁制、安檢制?!斑@是北京的醫療行業專家們提出的,我們也非常贊同?!?/p>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直言,地鐵、機場等人流量、流動性都比醫院高,都能實施門禁制、安檢制,醫院當然也可以。事實上,醫院現在是人人能出能進,卻畸形地當成事業單位在管理,“非常吃虧”。
一名女醫生被患者用拳頭捶頭、擊胸,甚至用腳踹腹,因為沒有明顯的表面傷痕,只驗了個“輕微傷”,治安拘留了事。鄧利強與同事去提供法律支持,要求按照擾亂公共秩序處理,沒想到警察說“醫院是事業編制,也就是內保單位,算不上公共場所”。這也讓鄧利強意識到,為醫院這一特殊場所尋找合適的定位,做合適的防護更為重要,門禁、安檢,正是此意。
談醫院:
譴責怕事不護醫的院方
鄧利強認為,社會矛盾激化、醫患關系緊張等等,都是傷醫事件頻發的原因,不過,其實遇事怕受連累的某些醫院也該受譴責。醫師協會被醫生們看作“娘家”,“娘家”出面幫醫生在受到傷害時進行維權,不時會在院方那里吃癟被拒,“算啦,事情鬧大了,怕對醫院造成負面影響”,“醫生維權,會不會嚇到患者不愿意再來”…… ?。ㄎ挠浾?何雪華 通訊員 羅艷瓊)
實習編輯 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