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學的校長信箱,來信和復信全是公開的,每個人都可以見到,柯校長表示這讓每個人都可以監督,“一個公開透明的信箱的存在,會給我們壓力和動力,讓我們不懈怠地工作,努力地回復和解決師生們關注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他認為,校長信箱已經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個人信箱,而是日益成為一個公開的重要網絡交流平臺,成為農大師生與管理服務部門的重要溝通渠道。
后勤基建處為何最愛“中槍”
截至昨日下午6時,“農大校長信箱‘萌翻’了”的帖子在網上已被轉發超過4.4萬次,網友評論上萬條。
北京青年報記者觀察發現,學生在校長信箱留言后,校方相應負責部門會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予以回復。學生的訴求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多以關乎切身利益的“瑣事”為主。比如,一名學生留言稱:“博士宿舍條件較差,請學校領導站在為我們健康考慮的角度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一位學生留言表示:“我早上去食堂吃早餐,拿出來的勺子上竟然有一段面條貼在上面,瞬間整個心情就不好了。”
校長信箱主頁左側為“待復信息欄”,該欄中刊登了4條昨日收到的學生留言,而在主頁右側的“已復信件”欄中,昨日學校相關部門共回復了8條學生訴求,其中6條回復意見源自后勤基建處,另外兩條意見的回復部門分別是體育與藝術教學部和宣傳部。此外,網絡中心、教務處、保衛處和財務處等也在熱門詢問部門之列。
“萌”提問
尊敬的校長、學校管理部門、宿管中心:
我是居住在西區六樓的一名本科生。今年9月份,某室友所屬的實驗室進購了一批剛剛出生的小烏龜。由于實驗計劃取消,6只小烏龜將被遺棄處理,同學不忍,將其帶回寢室。寢室的其他5名舍友對6名新成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然而在9月底,悲劇發生了。六樓走廊一直有一只姜黃色的貓徘徊,經常擅自入侵其他寢室,亂翻雜物,盜走食物,但是出于對動物的熱愛,未曾有人和它計較。但是那天,我們發現它在寢室轉悠,把玩著一截小小的東西——赫然是四郎的腿!6只小烏龜都是剛剛出生不久,身長不超過5厘米,殼還是軟的,因此被它當做了點心!盡管大家十分心痛,但還是念在動物本性的前提下,僅僅對它進行了批評教育,驅逐出宿舍。
回復:
髙文笛同學:
你好!首先,我們對你們宿舍六只小龜的不幸表示同情,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你們在宿舍內飼養寵物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必須提出批評。同樣,學生宿舍更是嚴禁養貓的,如果你們能確認那只貓是哪個宿舍的,可以向宿舍管理員反映,由我們負責出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