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介紹,這些象牙主要產自非洲南部,途經馬來西亞、香港,最后到中國大陸。象牙非法交易涉及資源國、中轉國和目的國等,是一條很長的鏈條,光靠目的國的監管、執法,并不能完全將其打掉。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全球范圍內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和走私、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等現象仍較為嚴重,包括象牙走私在內的部分瀕危物種的非法貿易還十分猖獗,已經威脅到非洲象等部分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影響全球生態安全的重大隱患。張建龍認為,世界各國必須緊急行動起來,進一步加大保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貿易行為,從根本上遏制非法貿易勢頭。
對此次公開銷毀查沒的非法象牙活動,有些網友認為“沒必要”。對此,張建龍回應說,這是CITES建議采取的方式,也是國際通行慣例,比如美國去年11月就采用了同樣辦法。從另一個角度看,通過銷毀少量非法且不具備交易資格和價值的象牙,從而達到保護大量野生象的目的,這是值得的。“如果今后有更好的處理辦法,我們也將予以采用。”張建龍說。
中國是非法交易主要目的國?
回應:我國消費量不算多,每年查獲非法象牙約1噸;因執法力度大,給人造成大量消費和走私的假象
據國外統計數據,2012年,非洲野象因被非法盜獵,減少了2萬多頭,大約產生200噸象牙。國外有媒體稱中國和泰國是非洲象牙非法交易的主要目的國,并使近年非洲野象數量減少,這種說法符合事實嗎?
張建龍介紹,實際上,我國每年合法使用的象牙僅5噸,其中有一部分從歐美國家進口;查獲的非法象牙約為1噸,即使加上沒有查獲的非法象牙,對非洲象牙的消費量也不算多。由于我國執法力度很大,每年都會查獲一些非法走私象牙,造成了大量消費和大量走私的假象。而且,由于一些國外媒體提供有關中國市場需求量大、價格高等夸大信息,也導致盜獵者大量盜獵、囤積象牙,但許多象牙并未進入中國,而是流向了其他國家。
據了解,我國對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一貫堅持堅決反對和嚴厲打擊立場,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非法利用等行為規定了極為嚴厲的懲處措施。與國外相比,我國的相關法律更嚴密,執法力度更大。比如,我國合法生產的象牙藝術品都貼有標識,標明了產地、原料、來源等;而許多國家不僅沒有標識,還允許在網上自由交易。
張建龍認為,象牙走私等野生動物非法貿易,涉及盜獵—運輸—走私出境—國際轉運—走私入境—非法加工銷售等諸多環節,需要各有關國家共同努力,多環節強化執法,而不能將執法努力單純寄希望于某一個國家或一部分環節,或是簡單地對某一國家進行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