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定最優路線圖?
“多出來的面積”怎么辦?
由于自然變遷、土地征用、自行開墾耕地、農轉非以及婚喪嫁娶等,農村土地狀況變化比較普遍,各戶人口數變動更大。是按現有人口及土地占有狀況確認土地權利,還是打破土地占有現狀,重新分配土地再確認權利?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等專家認為,通過歸納學界的普遍觀點和調查農民的意愿,不難得出的共識是,按現有人口以及土地占有狀況確認土地權利,即維護現有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賦予農民原有農業承包土地永久使用權。農戶享有原始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包括轉讓、贈與、抵押、繼承)等各類物權權利,但不得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
實踐中,部分基層干部反映,當法律規定與村規民約相碰撞,有可能會帶來新的糾紛隱患。新一輪農村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后,短期內農村承包土地將很難調整,其與農村人口變動之間的矛盾將日益凸顯。
銅鼓縣大塅鎮鎮長王閏春說:“這一次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要求寫明四至,這樣以后就沒有辦法再做調整了。一戶人家如果人口增加了,那人均耕地自然就會減少,反之如果人口減少了,人均耕地就會增加,這樣明顯就不公平了。”
“多出來的面積”怎么辦?新一輪確權登記后,農村承包土地面積可能會超過現有統計面積,國家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該不該相應增加?
“當前的農業補貼是根據1998年二輪承包時的面積來定的,當時由于要交農業稅,各地在測量時放得都比較松,而現在國家新一輪確權登記要求通過專業隊伍來測量,其結果和原來的統計肯定會有出入,現在2畝的田有可能會測出3畝甚至4畝,而多出來的面積就需要增加農業補貼。”銅鼓縣三都鎮紀委書記張國慶說。
記者了解到,從國內首批農村土地確權的試點情況看,對于這一問題地方處理可謂“五花八門”。如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區實測后每戶多出0.5到0.7畝地,經村民同意,多出來的地分給目前緊迫需要地的人家;黑龍江方正縣則是采用在經營權證上登記二輪面積,多出來的面積由原農戶代耕,擴邊、拱地頭、開荒等新增地交村里決定;山西省新絳縣多出來的都算作機動地……
此外,如何防范可能出現的偏差也值得關注。不少基層干部擔心,新一輪確權登記后將會異化農民對土地的物權意識,土地的抵押、流轉有可能成為變相的買賣。三都鎮黨委書記劉莉表示,現在農民都知道土地所有權是集體的,他們只有承包經營權,但通過這一輪確權發證,很多農民會誤認為以后土地是其個人資產,可以任意抵押、流轉。“有的農民把土地流轉幾十年,租金一次性付清,這實際上就成了變相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