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調、防隱患
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礎工作,關系到今后農村的穩定和發展,其工作量大且涉及的矛盾糾紛多,但目前一些地區尤其是試點地區時間要求很緊,有的甚至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工作,壓力大而且容易遺留隱患。
一些基層干部認為,土地確權工作還需要有經費保障和針對性專業培訓。記者在部分地區調查也發現,當前,不少基層干部對新一輪確權登記工作認識不足,但又迫于確權登記時間表的壓力,只能盲目推進確權。
金霄等人建議,培訓內容除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外,還需包括具體工作中的登記規則、檔案管理、地籍測量技術及業務操作規程等。此外,應在符合條件的地方,在尊重農民意愿、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探索“確權確股不確地”等多種形式的確權登記方式。(記者陳建華 郭強 陳剛)
基層探索“確權確股不確地”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充分依靠農民群眾自主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可以確權確地,也可以確權確股不確地。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當前不少地方已在探索“確權確股不確地”。然而,哪些地方可以“確權確股不確地”?“確權確股不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如何有力有序推進這一工作?
“確權確股不確地”初露頭角
“1998年土地續包確權發證時,實際上就已經難以明確四至了。我們2009年又出臺了加快土地流轉的政策意見,當時狀況是種田人數少、大部分人在企業上班和自己創業,種田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甚至出現過農民種不動、不愿種而拋荒的情況。”江蘇昆山市委農工辦主任戴月英說,對于當地來說,保障農民權益,只能采用“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式。
作為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試點單位,昆山市先后在淀山湖鎮、千燈鎮開展試點,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資料,組建農地股份合作社,建立土地承包歸戶清冊,發放股權證。
“土地入股以后,老百姓收入有保障,收益比自己種地要多得多,同時減輕了無勞動力農戶的后顧之憂,滿足了部分農民搞二產、三產的愿望。”江蘇昆山市淀山湖鎮紅星村的村會計顧明根說,個別農戶原來自己種植花木產值較高不愿入股的,一般還由他們自己種。
記者了解到,在江蘇省,首先明確了擴大確權登記試點、確權盡可能確地、確股確權的按程序報批等方向,同時在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試點地區就“確權確股不確地”進行了嘗試。目前,以“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式推進農地確權工作,在江蘇、上海、廣東、山東等東部省份多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