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實
——抓黨風促民風營造良好氛圍
在開通百日有余的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首頁中,有一個十分醒目的欄目——曝光臺。這里匯集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報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引起廣泛關注,還有不少媒體以此為題進行深度報道。
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既要加強監督、鐵面執紀,又要加強對社會輿論的引導,形成良好社會氛圍。中央紀委及時將監督執行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的工作部署和成效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向全社會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各地區各部門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也把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查作風之弊、掃行為之垢,堅決反對“四風”。
“現在黨員干部離‘四風’遠了,離群眾近了”。有網民如此評價。
黨風決定民風,民風影響黨風。在黨員干部“一近一遠”的背后,廣大群眾也悄然發生了“一多一少”的變化——奢侈浪費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
11月28日,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做客新浪網,圍繞“公款禁買年貨”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相關話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一年來,人們對這樣的專家訪談已不再陌生。中央紀委相關職能部門重點圍繞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的相互關系,通過專家訪談、評論、專題節目等形式,加強輿論引導,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對講排場、比闊氣等陋習,起到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的作用……
轉變作風任重道遠,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它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
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一個標一個標地治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狠抓,將監督檢查八項規定精神落實情況轉化為長期性、經常性工作,就一定能夠不斷催生作風建設的“正能量”。
(原標題:紀檢機關去年查處違反八項規定近2.5萬起 處理3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