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保辦昨天(21日)發布,截至3月,北京市今年已初步落實租賃房項目27個,持有主體包括市區兩級公租房管理機構、社會單位、產業園區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筑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公租房房源約1.7萬套。
按照“以區為主,全市統籌”的建設思路,2011年北京計劃建設公租房6萬套,建設任務已分解落實到市區兩級,并與各相關責任單位簽訂了責任書。
“裝修一步到位,租戶拎包入住。”去年發布的《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技術導則(試行)》,讓未來租戶眼中的公租房模樣愈發清晰。記者昨天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城茗苑公租房內看到,這個本月16日剛交用的項目室內配套一應俱全,在公租房項目中十分典型。生活舒適、質量過硬,儼然成了北京公租房的名片。
配套完善保障舒適生活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亦城茗苑小區。走進一套兩居室住房,室內四白落地,聞不到任何裝修異味。地面上都貼了白色瓷磚,春日明媚的陽光經過地面折射,增強了房間內的采光效果。
細看室內,記者發現,內墻上的樓宇對講電話、電燈開關、電線插座已布置好。廚房內,橘紅色的櫥柜、灶臺、抽油煙機一應俱全。衛生間里,面盆、盥洗鏡、坐便器、淋浴噴頭、排風扇等也是一樣不落。
記者在本市首批建設公租房項目之一——北苑南區公租房建設現場看到,春節前已完成結構封頂的項目正準備內部裝修。這個公租房項目的戶型分為一居室和兩居室,一居室建筑面積從44.19平方米至48.22平方米不等,兩居室則在60平方米左右。
《導則》雖對面積有嚴格限定,但絲毫不影響公租房在實用性設計上的講究。北苑南區公租房一居室戶型方方正正,幾種戶型內基本沒有死角,不論是臥室,還是客廳,均能獲得充分采光。更為人性化的是,《導則》要求,公租房小區內將配置食堂、洗衣房,讓居民舒適生活。
多途徑規劃設計保障房
盡管本市公租房小區按“5戶1車位”的比例設置了地下車位,但公租房住戶中有車族畢竟是少數,公租房住戶的出行便捷也是選址規劃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于距離地鐵站較遠或周圍暫未開通地鐵的公租房項目,還可以通過調整附近公交線路等方式,將公交線路引到新建公租房小區附近,鼓勵居民上下班公交出行。
“建設公租房能夠很好地實現‘職、住平衡’目標,從而解決出行成本高的問題。”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就業崗位集中的區域和軌道沿線規劃公租房,能夠化解城市規模擴大后面臨的很多問題。同時,市規劃委在調整居住項目規劃指標時將多出來的部分“讓渡”給公租房,如要求在普通商品房住宅區按照最高30%的比例配建公租房,在一些園區中規劃公租房片區,這些措施開拓了公租房的規劃和設計思路。
“通過這些方式很快能夠推出相當規模的公租房,使其成為保障性住房的主力產品。”這位負責人鄭重做出“又好又快”的保證,顯示出規劃部門絲毫沒有放松對公租房項目“含金量”的要求。
公租房質量不遜于商品房
不同于亦莊、中關村地區那些專為產業園區職工建設的公租房,北苑南區公租房項目是政府為主體,建成后按計劃將由政府回購。正是有了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各單位在公租房設計、建設過程中不敢有絲毫懈怠。
據北苑南區公租房項目施工方負責人介紹,施工單位非常重視工程質量,在原有一名安全質量監督員的情況下還額外增加了一名,認真核驗每一道工序。為了保證工程質量,該公租房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質量等級非常高。“混凝土強度越高,建筑越堅固,建筑成本也會增加。”北京首華建設一位建筑專家說,這個公租房項目的混凝土質量等級與目前不少商品房樓房相比一點兒也不遜色。
與北苑南區項目工期相仿的還有遠洋沁山水公租房項目,開發單位負責人介紹,該項目500多套公租房的建設成本與周邊商品房持平,并達到了節能65%的新建住宅能耗標準,可以有效降低未來住戶在用電、取暖方面的支出。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劉宇鑫 耿諾 姜煜)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