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此次換屆工作將于9月結束。與此同時,另一項密切相關的人事選拔也悄然進行。
近日,記者獲悉,逾300名來自國家部委、央企、高校、市級機關、區縣等單位的80后副處級領導干部,將被選拔任職于本市街道鄉鎮副處級職位。這種大規模地將國家部委等單位的年輕干部“下放”現象尚屬首次。
80后干部選拔啟動
這樣的選拔機制被高度關注,西城區組織部認為是“一項重大舉措的開始”。
一項基層單位干部大換血的工作悄然啟動。
張鵬,出生于1981年,來自北京市某高校,為學生部副部長。張鵬回憶,今年春節前夕,他所在的學校召集20多名學校的年輕干部開會,并發放了北京市選拔80后干部的報名表。
而來自國家某部委的副處級干部劉兵(化名),也幾乎與此同時被單位領導找去談話,看到了北京市選拔80后年輕干部的函件。該函件稱,北京市擬結合2011年鄉鎮換屆,在全市鄉鎮和街道領導班子中配備1980年1月1日后出生的副處級干部,全市共逾300名。
與張鵬、劉兵情況相似,這份關乎300多名80后干部仕途的函件陸續送達國家部委、央企、高校、市級機關、區縣等單位。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300多名年輕干部將配備到北京市各街道鄉鎮任職。
張鵬、劉兵等年輕干部意識到,此舉有些別樣的意義。這樣的選拔機制被高度關注,西城區組織部認為是“一項重大舉措的開始”。
選拔過后,公示及任命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開。
以西城為例,4月19日,4名80后副處級干部的任免令在西城政府網上公示。
公示原文稱,經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陳新、蘇昊、桑硼飛、裘榮等4人由事業編崗位調任公務員崗位。根據《公務員調任規定(試行)》有關調任公示的規定,現對陳新等4名同志調任進行公示。
這4名人員全部為80后干部,最年輕的生于1981年12月,簡歷顯示此前他們均為副處級,均為北師大、北理工等高校學生干部。
西城區組織部相關人士證實,這4名年輕干部“空降”西城,經公示后,4人將被任命為西城4個街道的副主任或副書記,仍為副處級。
基層單位干部換血
“80后精力旺盛,思想活躍、敢想敢干。”市農委相關負責人在談及干部“換血”的主要意圖時說。
張鵬、劉兵等人無疑是此次鄉鎮干部換屆工作的受益者。
在此前的北京兩會期間,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提及創新之意:今年將結合鄉鎮換屆在全市街鄉進行人事制度等方面的系列創新和改革。
如今,大范圍地選拔80后干部促進了基礎單位干部“大換血”,被外界解讀成改革創新的措施之一。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北京市在用人思路上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有的還要進一步完善,但是這次鄉鎮領導干部換屆,為一些改革創新的探索搭建了實踐平臺。
實際上,此前在本次換屆部署會上,市委組織部部長呂錫文已經明確闡釋了本市用人導向上的三條路徑,即鄉鎮換屆將選優配強鄉鎮黨政正職;選拔配備一批優秀年輕干部;交流引進一批鄉鎮急需的領導人才。
隨后,市委組織部、市農委制定了《關于做好2011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進一步將優化鄉鎮領導班子結構作為重要舉措,要求形成班子成員老中青梯次配備,選拔配備一批優秀年輕干部,發揮各年齡段干部的作用。進一步改善領導班子知識、專業和工作經歷結構。
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稱,注重基層領導干部選拔是正確的用人思路,因為這些人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他們素質的高低,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基層政權的鞏固。
對于選拔年輕干部的意圖,汪玉凱認為,一些年輕干部缺乏到基層鍛煉的經驗,應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另一些人是在國家部委和央企等單位鍛煉后視野比較開闊,在基層工作時能夠發揮這些長項。長遠看對黨政干部隊伍的建設有積極作用。
“80后精力旺盛,思想活躍、敢想敢干。”對于干部“換血”的主要意圖,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促進隊伍年輕化,今年鄉鎮領導班子換屆時,每個鄉鎮黨政領導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80后干部。希望通過該方式打造更高水平的領導團隊,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但是,內部資源有限。”該負責人表示,年輕干部僅靠內部提供著實有點“供不應求”。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注重年輕干部的同時,35歲至50歲的干部將成為鄉鎮黨委書記的主體。“年輕人難免做事沖動,因此也要適當保留一部分富有經驗、工作得力的50歲以上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