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原則不惜得罪發小
1956年4月,劉希泉出生于朝陽區東壩鄉駒子房村。目前該村已被拆遷,只剩寥寥幾戶村民。村民們指著村西頭一塊已被拆成廢墟的房屋說:“這就是劉家的老屋,有一百多平米,是村里最大的屋子。”村民們稱,劉家的房子蓋得最好最高。
據知情人透露,劉希泉的父親劉瑤原是東壩鄉人民公社的一名干部。劉希泉18歲時成為農業技術員,19歲當上大隊生產辦公室副主任,22歲被派到北京市委黨校黨政班學習三年。畢業回來后,劉希泉擔任了駒子房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兼農工商總公司副總經理,任職時間為6年。據當時媒體的報道,這幾年,駒子房村的集體積累和資金收入幾乎每年要漲30倍。
多名村民表示,劉希泉在任村支書時,“遇事冷靜不慌,非常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但也讓人感覺有些不講人情”。為這種印象提供注腳的,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劉希泉與發小陳軍(化名)之間的糾葛。
陳軍是駒子房村村民,和劉希泉同上一所小學和初中。陳軍以養羊為生,婚后超生育有3個子女。劉希泉當時正擔任村支書。為了給全村抓典型樹榜樣,劉希泉指派生產隊牽走陳軍家所有的羊殺食,并將他的房屋拆毀。
1994年,劉希泉調任東壩鄉黨委副書記兼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一年后,調到金盞鄉擔任黨委書記。
現在北京著名的農業示范基地蟹島,即是劉希泉任金盞鄉黨委書記期間主抓的。據《科技潮》在劉希泉擔任金盞鄉書記時期的報道,金盞鄉過去是朝陽區有名的窮三社之一,年人均收入幾百元。劉希泉到任后,花了幾個月時間深入基層調研,并響應當時朝陽區政府提出的發展都市農業的38字方針,著手開發金盞鄉的“都市農業”,“蟹島度假村”和“郁金香花園”即是其中的兩個重要項目。這兩個項目的成功操作,成為劉日后升遷的重要資本。
一位劉希泉當時的同事稱,劉希泉全力開發蟹島,還特意帶著一隊人馬到已經建設成功的昌平區小湯山基地實地調研。“因為是農業出身,調研時向對方提出的問題都很專業,讓在場的人很欽佩。”
但一些被占地的長店村村民則稱,這兩個項目所占用的長店村的部分土地,由當時的村支書丁某租給開發商,但并沒給村民現金補償,不滿的村民四處上訪,并自發去丈量了蟹島的土地,發現蟹島多占地130多畝,這部分土地未給村民任何補償。此后,相關政府部門重新來蟹島丈量土地,發現確有其事。“當時,村支書丁某承擔了責任,被調任,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回來。”
與農工委書記關系密切
1999年,劉希泉被調到朝陽區農委,歷任農委主任、農工委書記,仕途從鄉躍升到區。此后又調任朝陽區委辦公室主任、朝陽區委常委,在2004年成為朝陽區副區長,負責推進農村城市化、綠化隔離地區建設、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規劃建設以及垡頭文化休閑產業區規劃建設等朝陽的重頭工作,著名的大望京村試點拆遷工作,也是劉希泉主抓的。
在區一級任職期間,劉希權給同僚留下低調、工作能力強的印象。一位和劉希泉有工作接觸的市里官員“聽說他出事了,有點意外”。該官員說,劉希泉分管農業已經很長時間了,“感覺他比較扎實,不愛張揚”。
多名農業系統的干部也對朝陽區農委和農業的工作評價頗高,認為朝陽區農委協調能力比較強,“那么多拆遷工作,沒聽到有大的上訪或群體事件,這說明朝陽農委做了大量工作,準備得非常充分”。
在朝陽區官場,劉希泉和其下屬、同樣被查的原農工委書記王寶軍關系密切。王寶軍的履歷緊隨劉希泉,其曾在2000年左右擔任沙窩村黨支部書記,后調到樓梓莊鄉任副鄉長、鄉長、黨委書記,與劉希泉結識于劉任金盞鄉黨委書記時。后樓梓莊鄉與老金盞鄉合并成新的金盞鄉,王寶軍接替劉擔任金盞鄉黨委書記。2004年劉希泉升為朝陽區副區長后,王寶軍也調任農工委書記一職。
在鄉鎮眾多、新農村建設任務繁重的朝陽區,農委是一個實權部門。出身農委系統又分管農業的劉希泉,既是農業專家,也握有調配巨額資金的重權。目前劉希泉涉嫌的主要問題之一,便是將2億元資金挪用至設于農委的賬外小金庫,這筆錢中的一部分本應為金盞鄉的拆遷補償款。
朝陽區的土地儲備,是北京市整體土地儲備計劃的一部分。2009年7月18日,朝陽區舉行推進城鄉一體化暨土地儲備工作動員會。會上提出,該區將啟動26.2平方公里農村地區的土地儲備,涉及區東北部、東部的金盞、東壩、平房等鄉,拆遷涉及8個鄉20多個村的10.4萬人。朝陽區財政局曾披露,朝陽區在2009年-2010年的土地儲備資金總計約1171億元,其中安排用于拆遷的金額達861億元。
由此,作為“負責推進農村城市化、綠化隔離地區建設”的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希泉的權力范圍所能接觸到的資金數額,堪稱驚人。
對于數目如此巨大的拆遷資金,朝陽區財政局制定了《朝陽區土地儲備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規范資金使用。《辦法》規定,區政府為朝陽區土地儲備資金使用的決策機構,并成立區土地儲備資金監管小組(下稱資金監管小組),作為土地儲備資金監管的議事機構,該小組在主管副區長(即劉希泉)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在既有《辦法》之下,各鄉申報的用款計劃報至主管副區長同意,而對上述計劃進行審議的資金監管小組,同樣由主管副區長領導。集審批權與監管權于一身的劉希泉,終因挪用資金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