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0月21日電(胡虹)21日,記者從“重慶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慶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將從8個方面推出20項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舉措和48項改革任務。同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創新型企業303家。
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創新型企業303家
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王余果表示,今年以來,重慶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強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助推五大功能區建設,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勢頭繼續向好。
“總體來說,主要表現在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作用加強、科技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基礎能力有效增強、創新創業環境得到優化等4個方面。”王余果說。
其中,今年以來重慶市投入3.18億元的7個“151”科技重大專項初顯成效,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啟動建設;投入20.9億元的52個“121”科技支撐示范工程正按照“三方”協同創新模式有序推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創新型企業303家,為161家企業鑒定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項目982個,完成企業服務大平臺核心數據庫建設,入庫企業2800家。
從8個方面推出20項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舉措
王余果在發布會上稱,科技與經濟脫節,科技管理多頭重疊分散,科技評價體系不完善,科技環境優化欠佳等仍是制約我市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問題。
為此,重慶市制定了《重慶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名義印發,對全市科技體制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與安排。從8個方面,推出了20項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舉措、48項具體改革任務。
“總體來說,就是建立圍繞重大產業配置創新資源的機制、深化研發投入機制改革、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機制、深化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改革、深化知識產權市場化改革、完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立和優化開放創新的機制。”王余果表示。
其中,在圍繞重大產業配置創新資源機制中,王余果透露,我市將圍繞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完善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機制,啟動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培育出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