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帶有“龍”字的地名圖(部分)。
在重慶1000多個鎮街鄉地名中,哪個漢字的出現頻率最高?昨日,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地理地圖書店發布了《重慶地名文化地圖》,在重慶1000多個鎮街鄉地名中出現頻率最高是“龍”。
地名中“龍”字出現頻率最高
在重慶1000多個鎮街鄉地名中,僅帶“龍”字的鎮街鄉有82個之多,占到全市鎮街鄉總數的接近十分之一;帶“龍”字的行政村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11個,占全市的6.5%,“龍”字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
鳳凰僅次于龍,重慶全市帶“鳳”字的鎮街鄉有12個、行政村115個,這其中還有像北碚的龍鳳橋街道和合川的龍鳳鎮這種“龍鳳”地名。
“龍”“鳳”最多的是大足
龍鳳地名最多的區縣,大足石刻所在地大足區,擁有龍崗、龍水、龍石、龍灘子、玉龍、回龍、古龍7個“龍”字地名鎮街,智鳳1個“鳳”字地名鎮。江北、大渡口、黔江,有鎮街鄉中沒有以“龍”或“鳳”字命名的。
以“龍”字命名最多的鄉鎮是“雙龍”,共有5個,其中長壽、豐都、云陽、巫山各有一個“雙龍鎮”,彭水還有一個“雙龍鄉”。“龍不離水”,豐都雙龍鎮、彭水雙龍鄉,都是取名場鎮附近的兩條溪流而得名;“山講龍脈”,長壽區的雙龍鎮原名雙龍場。此外,云陽和巫山的還有兩個雙龍鎮。
叫“龍溪”“龍潭”的不少
主城區的龍溪街道,這個龍溪是怎么來的?據地方史料記載,今渝北區龍溪得名,系1913年建鄉時,取境內“龍頭寺”、“鶯溪鎮”兩地名中各取一字而命名。
龍溪、龍山、龍塔。這三個區域,以前只有一個龍溪鎮,龍山、龍塔只是下面的村社名稱。2006年,當時重慶最大的街道渝北區龍溪街道一分為三,分成了龍溪、龍山、龍塔三個街道。
此外,巫山和彭水還各有一個“龍溪鎮”,其中巫山縣的北部大寧河邊的龍溪鎮還是重慶市級歷史文化名鎮。
酉陽的龍潭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4A景區,是重慶知名度最高的“龍”字地名之一。
取名典故>
龍門浩望龍門取名淵源深
龍門浩與望龍門,這是老重慶人自小耳熟能詳、也是能代表重慶傳統文化的老地名了。兩地隔長江對峙相望,其得名也淵源極深。
浩是重慶特色地形、地名之一,指江邊被磧石隔開的長而不寬的水域。龍門浩即此,以前此處長江水中有二巨石,各大書楷體“龍門”二字。二石橫江壁立,狹僅容舟,若千帆競來,唯勇勝者可入,故有游魚化龍之龍門神功之嘆,古人將此命名為“龍門浩”。
在龍門浩正對長江的對岸,是重慶古城“九開八閉”17個城門中的閉門太安門,因其正對著龍門浩,人們便叫其為望龍門,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