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李陽
將來,市民進入商圈逛街可以隨便用WiFi,可以隨時知曉哪里淘得到實惠……日前,市商委發布消息稱,我市的南坪商圈、觀音橋商圈的商圈智能終端已經上線運行,目前北城天街、三峽廣場、大渡口九宮廟、北碚縉云等商圈的智慧化建設已完成初步規劃。而據市商委之前公布的計劃,未來我市主城九大商圈都將發展成為“智慧商圈”,并逐步向區縣商圈推廣。
兩大商圈“有智慧”
據市商委方面介紹,我市商圈智慧化建設自去年啟動實施以來,取得了初步的進展。目前,南坪商圈與深圳華強聯手打造的“智慧商圈”已基本成形,商圈內已鋪設智能終端設備80余臺,2000多家商戶和品牌入駐該智能系統,商圈環道周邊的智能終端鋪設規劃亦進入規劃選點階段。
與此同時,市商委還介紹,觀音橋智慧商圈也有19臺觸摸屏智能終端上線運行,入駐商家達到500余家,目前商圈正進行嘉陵公園、北城天街二期選點。
目前來看,兩大商圈的初步試水效果不錯。據市商委介紹,南坪智慧商圈在配套商圈智能終端的同時,還開設了商圈資訊微信應用以及移動支付創建口,平均每天每臺觸摸屏點擊量約813次,商圈內的WiFi日均訪問量5796人次。觀音橋智慧商圈則開設了觀音橋商圈新聞、江北區政務新聞、市商委等部門信息的發布展示,平均每天每臺觸摸屏的點擊量698次,WiFi日均訪問量為1685人次。
除了正在試水的南坪和觀音橋,沙坪壩三峽廣場、大渡口九宮廟、北碚縉云等智慧商圈建設已完成智慧化布局的初步規劃。按照市商委的規劃,未來我市主城九大商圈都將變得“有智慧”,同時還將向區縣延伸。
智慧商圈不再難停車
市民逛“智慧商圈”,有啥便利呢?不少經常開車逛商圈的市民難免遭遇找車位轉暈了頭的經歷,“有智慧”的商圈將所有車庫都聯網了,打開手機就可以知道哪個車庫還有空位,到哪個車庫最省事,可以提高找車位的效率。
日前,商報記者在南坪商圈就曾在萬達廣場體驗過如何尋找停車位。記者用手機APP與商圈智能系統“連線”后,便可以在選項中看到附近的車場哪里有空閑停車位,不到十分鐘便搞定。
但這只是商圈“智慧”的一個縮影。以往市民逛街,要知道哪里有優惠信息,往往通過媒體或是挨個逛才知道,但智慧商圈將會向市民集中商圈各類活動信息。記者在南坪商圈智能化終端設備上看到,設備集中發布了入駐商家的優惠促銷信息,包括產品的打折、優惠券使用等,市民可以邊逛街邊比價。此外,智能系統還集成了商圈周邊的ATM機、洗手間、便利店、公共交通線路等定位,涉及了20余項便民服務。當然,對于安裝商圈APP的市民,在家就可以查詢商圈的各種優惠和便民信息。
市商委表示,商圈智慧化的升級配套建設還在進一步探索中。比如,為對各智慧商圈實行人流量區域、消費趨勢等相關數據的監控和統計分析,擬建設市級中控平臺,加強大數據在商圈中的布局,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設計和DEMO版本展示。
縱深
智慧化提升消費體驗
重慶商圈的智慧化探索已成為國內的模板之一。市商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重慶“智慧商圈”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組成部分,傳統商圈需要轉型升級,智慧化的服務無疑將提升商圈服務體驗、刺激商圈消費。
接下來,重慶還將推薦商圈電子商務網、商圈金融平臺、商圈物流平臺等智慧服務項目,逐步實現實體商圈向網上商圈的復制、商圈電子商務支付體系的構建、商圈到社區端的一體化配送。觀音橋商圈管委會向記者透露,觀音橋智慧商圈系統的一部分就是要打造“網上觀音橋”,覆蓋購物、娛樂等多種產業。
IT觀察人士、易觀國際分析師劉夢蕾表示,傳統商業消費者的行為和習慣在改變。對商圈來說,移動互聯網無疑是新的營銷傳播渠道和主要的社交載體。
“商圈仍然是體驗服務為主,智慧化可以說是傳統商圈從‘O2O’另辟蹊徑,擁抱電商浪潮的探索。”劉夢蕾認為,目前傳統商圈已邁出電商化的重要一步,接下來要著重思考的是,如何按電商的節奏,精準營銷,精細化管理,增強用戶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