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沱站
站內不堵無乘客滯留 雙向電梯高峰改單向
記者在兩路口站乘3號線來到牛角沱站,由于站臺狹長,顯得有些擁擠。但不到2分鐘,記者就隨人群下到站廳。令人驚訝的是,站內并沒有人群滯留,換乘秩序很好。
前往曾家巖的金女士說,以前下車后常被堵在站臺上,但電梯靈活調整方向后,換乘速度快多了。
變化 “我們曾做過調查,早高峰期間,在牛角沱站下車的人多從南坪方向來。”負責管理牛角沱站和紅旗河溝站的站長黃學劍告訴記者,近日,高峰期時,牛角沱站3號線站臺通往南坪方向的雙向扶梯全部改為下行,加快換乘2號線的通行速度,減少站廳、站臺擁堵。
紅旗河溝站
換乘3分鐘搞定 單向疏導通行不再堵
昨日7點50分,盡管正值高峰,但紅旗河溝站十分有序。28歲的吳非每天早晚高峰都要從6號線換乘3號線,“即使在高峰期,換乘也在3分鐘內。”他說,單向換乘人潮疏散很快。
變化黃學劍告訴記者,紅旗河溝站采取的措施跟牛角沱站一樣。6號線轉3號線時,全部改為先到頂層平臺,再下樓轉乘3號線,加快了通行速度,減小3號線站臺壓力。
建議
調整車輛運行計劃 換乘“無縫對接”
如何進一步提高換乘效率?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唐秋生表示,換乘站的改變,讓人像水池里的水一樣,往一個方向流動,這是對人流進行“渠化”。雖然乘客感覺要繞行,但因為人流順暢反而提高了通行效率,也可減少隱患。
唐秋生建議,要減輕換乘壓力還需要調整車輛運行時間和計劃,讓換乘的兩條線路時間剛好對得上,乘客從這邊下車走到換乘站臺剛好能上車,實現“無縫對接”。當然,解決問題的根本還在站場設置上,盡量不讓換乘人員交叉,通行路線盡可能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