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
世博會催熱清明上河園旅游
世博會對促進地方旅游業發展有無實際意義?各地爭奪世博展館有無必要?記者采訪了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旭東。“中國館一幅全息投影的《清明上河圖》加上河南館內的根雕作品,讓我們的清明上河園聲名遠揚啊,對我們景區的促進作用是全方位的。”周旭東的語氣略顯激動,“今年上半年,我們景區的游客同比增加了20%。黃金周期間,我們的入園游客數量超過了15萬人,比去年多出4萬多人。同時,世博會還使我們景區內《清明上河圖》相關紀念品更暢銷。去年國慶黃金周共8天,景區總收益是580萬元;今年7天的總收益就達到922萬元。比如,《大宋·東京夢華》的演出,平時每天收入不過八九萬元,今年黃金周期間每天收入達到30萬元,很多游客還要求加演。預計景區今年收益將突破8000萬元,明年有望超過1億元。”
據了解,黃金周期間,開封市的旅游接待總量為261.46萬人次,同比增長16.01%,旅游總收入7.12億元,同比增長24.38%。當地旅行社接待的團隊中,省外團隊人數約占72.38%,省內團隊人數約占27.62%,省外游客所占比重大大超過全省平均值。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一組組數據,預示著世博展館在“后世博時代”可能發揮的積極作用。
一個驚喜:
《清明上河圖》
有望“活”在開封
“一千年前,張擇端把現實搬上了畫卷;一千年后,我們把畫卷搬回現實。你看中國館的那幅《清明上河圖》,活動的小人在靜止的畫中忙忙碌碌,那種震撼力!”周旭東說,不管是中國館內“活”的《清明上河圖》,還是河南館內的“鎮館之寶”根雕版《清明上河圖》,都是無價之寶,由于經濟原因,景區很難把這些寶貝“請回家”。
但周旭東也表示,參觀中國館之后,他深受啟發,決定仿照中國館內全息投影《清明上河圖》的模式,在清明上河園景區內打造一幅“縮小版”的“活”《清明上河圖》,增加游客游玩時的參與性,增強景區吸引力。“準備投入200多萬元做這件事情,擺放位置都想好了,就放在遷建的張擇端紀念館里邊。順利的話,估計能在明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與游客見面。”周旭東說。
同時,周旭東也表示,高科技固然能增添樂趣,清明上河園景區本身的打造才是根本。因此,開封市政府正與清明上河園景區一道,對該景區進行改建,改善其周邊環境,修建地下停車場等。
自去年7月開始,開封市計劃斥資3.3億元,籌建“大宋文化博物館·開封城摞城新鄭門遺址”項目。按照規劃,在開封城摞城遺址上興建的這個新博物館,將占地6.26公頃,由遺跡館、陳列館、動漫廳等幾部分構成。其中的動漫廳部分,將主要用現代動漫手段把開封城摞城現象形成的過程、開封城市歷史發展演變的軌跡和重大的歷史事件展示出來。
采訪中,記者還意外獲悉,受上海世博會啟發,開封市有關領導還提出一條建議,可以按照世博會中國館內《清明上河圖》的技術,打造一幅同樣鮮活的《清明上河圖》,放在該博物館的動漫廳內。記者從多位內部人士口中確認了這條消息的準確性。
不過,“大宋文化博物館·開封城摞城新鄭門遺址”項目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該項目目前還處在最后的拆遷階段,城摞城遺址尚未發掘,此時談博物館內動漫廳的規劃設計為時尚早,仿造中國館《清明上河圖》的想法更是處于醞釀階段,還存在變數。
一份厚禮:
世博河南館
將落戶河南
既然開封市沒能請回河南館的寶貝,那么,世博會之后,河南館將花落何處?會不會回到河南老家呢?世博會河南館常務副館長仝亙榮告訴記者,目前,“后世博時代”的相關工作正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當中。河南館的具體歸屬地尚無定論,需要等待上級部門的進一步批示。不過,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河南館一定會回到河南。屆時,世博會期間沒能一睹河南館風采的游客,可以繼續前往參觀。
來源:大河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