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嘉庚故里4處違建被強制拆除 頻出重拳“零容忍”
10月份,灌口鎮東輝村一處非法占地違建廠房被拆除。
嘉庚風貌保護區內的違建被拆除。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圖 本報記者 應潔 通訊員 楊君輝
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近幾個月,位于嘉庚故里的集美“大社”(即潯江社區)違建時有“冒頭”。為了打擊違建、保護嘉庚風貌區,本月初,集美區執法局協同集美街道辦、集美區應急處突機動隊、新城保障組、集美公安等部門,依法對位于集美嘉庚風貌保護區內的4處違法建設進行強制拆除,拆除總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
該4處違建位于潯江社區尚南路及祠后路、盛光社區盛光路等,違建行為不僅對保護區景觀造成嚴重的破壞,更影響文化旅游業的健康發展。由于違建當事人自拆不徹底、頂風搶建,11月3日下午,這4處違章違法建筑的超層模板被強制拆除。
據統計,今年1至11月份,集美區共拆除各類違建456起,拆除總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制止了257起違建事件。
嚴厲打擊
做到查處違建“零容忍”
查處違法占地非法建設,集美頻出重拳,形成“零容忍”高壓態勢。近期,集美區在開展大社片區的違建整治過程中,城管執法及區、鎮街有關部門多次召開部署會議,嚴厲打擊違建搶建,“頂風”違建搶建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執法人員協同鎮街、社區干部利用橫幅、電子屏幕進行軟性宣導教育,并向居民發放“致居民一封信”,情真意切講明違法建設帶來的損失及危害,引導居民依法審批建房和申請社會保障性住房。
有關部門正在對大社居民房屋翻建現象做深入調研,與居民面對面的交流,最大限度掌握居民的真實想法和實際困難,耐心細致和居民溝通,動員違建當事人自拆,盡可能減少損失。目前大社片區已有3戶進行自拆,拆除面積286平方米。
據介紹,自去年以來,集美區的查違工作形勢發生了很大轉變,在今年年初的全市查違考評中,集美區成績位居島外四區第一。今年第一季度,集美就開展了“空源頭、打占地、破地基”專項整治行動,第一季度新增違建環比下降了25%。
不過,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二三季度以來,集美區違建稍有“抬頭”,為了遏制這一現象,10月11日,集美區召開了深化查處違法建設工作再動員再部署會議,要求持續保持打擊違法建設的強勁態勢,堅決遏制違建行為,堅持“露頭就打、發現就拆”,真正做到對新建違建“發現一起、拆除一起、處理一起”。
集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嚴打非法占地違法建設在集美不是“階段性”的工作,而是要形成長效機制,堅決遏制搶建的不良之風,力爭促使非法占地違法建設“零形成”,做到查處違建“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