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禁煙新規 控煙獲“十年來最大政策支持”
領導干部是控煙關鍵,務實具體抓作風體現“微管理”思維
山西河曲縣原政協主席開會時曾花6萬多元公款購買150條中華煙,參會者每人每天發一包。湖北公安縣2009年、2013年兩次以“紅頭文件”形式強制攤派賣煙,全縣折合人均60包煙。
許桂華介紹,簽署國際控煙公約10年,全球煙草產品銷量下降10%,我國卻上升了41.8%,增速全球最高。一些地方政府本應是控煙禁煙的推行者,卻變成了煙草購買者甚至推銷者,起到了相當負面的作用。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認為,公務活動中的煙酒不少是公款消費,而且還要力求高檔,否則似乎就有“不敬之嫌”。領導干部“好這一口”,一些鉆營的人往往會投其所好,就會打開貪腐的閘門,自我膨脹、甚至亂伸手。
“十年控煙推進難的背后,是一些地方政府公款買煙、‘三公’經費亂支出的推手。”許桂華認為,本次兩辦新規的另一大亮點是強調群眾和媒體監督權,“政策抓住關鍵點,群眾監督作保障,控煙禁煙才有希望!”
專家們表示,從細微處抓領導干部作風問題,體現出了一種“微管理”思維。近期,中央連續出臺《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關于進一步做好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等多項規定,務實、具體,抓實了改進作風的“牛鼻子”。
“在上海乃至全國控煙的進程中,領導干部都是關鍵。”上海市愛衛辦主任李忠陽說,“只要領導干部帶頭,就能帶動周邊的人;只要領導干部重視,無煙機關建設乃至全社會的控煙工作就能順利推進。反之亦然。”她表示,中國的控煙工作,一直遭遇觀念、利益等方面的重重阻力,兩辦的通知,在我國控煙履約進程中將產生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