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區發展目標
●“十二五” 時期,南沙新區空間結構、高端產業、基礎設施、水鄉生態體系初步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起步區建設初具規模,在探索粵港澳全面合作、新型城市化模式上取得顯著進展。
●到2015 年,綜合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優化,建成區綠地覆蓋率達到43%;與港澳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捷,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形成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基本框架。
●到2025 年,南沙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跨越,基礎設施體系更趨完善,建成以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高地和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技創新中心,營商環境與國際和港澳全面接軌,民生福利水平和宜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占GDP 比重達到65%左右,研發人員、高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占總人口比重不斷提升,建設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國家級新區,在促進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全國改革發展提供經驗和示范。
南沙港,大型貨輪停靠岸邊準備卸貨羊城晚報記者陳文筆攝
廣州支持
開“綠色通道”特事特辦
盡管《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已經正式發布, 但涉及方方面面的規劃體系仍需完善。廣州市長陳建華表示,未來將以《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為綱,修改完善南沙新區城市總體規劃、核心明珠灣區規劃、起步區規劃,同步推進交通、人口、產業、生態以及與港澳合作等專項規劃編制,盡快形成最終成果。對此,陳建華表示,要為南沙新區開辟“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重大問題由市委市政府協調解決。
說到南沙未來發展的困難時,廣州市市長陳建華特別提到了要加緊南沙的基礎設施建設。他認為,必須重點提升南沙在大珠三角的交通樞紐地位,加強南沙新區與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的聯結,構建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據介紹,目前南沙共有21 項相配套的工程都正在開展過程中,水陸方面包括南沙港的三期和江海聯運碼頭項目;陸運方面包括快速軌道、高快速道路以及疏港鐵路、地鐵4 號線的延長線等;空運交通方面,商務機場的規劃也已形成;交通樞紐建設方面,已經規劃南沙三大交通樞紐———慶盛、萬頃沙、南沙港,未來南沙將形成海陸空的立體交通體系。
南沙開發仍以廣州為主體
據了解, 我國共有三個“副省級新區”,即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對此,廣州市長陳建華表示,南沙新區仍保持目前的行政級別,廣州南沙新區的開發主體仍是廣州。
范恒山則表示,關于廣州南沙新區的建設,盡管它的主體是廣州市,但是它更重要的是國家基于全局角度考慮,服從國家戰略需要設立的。
有專家認為,《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廣州南沙”才是規劃主體,而不是僅限南沙,所以南沙的行政級別并沒有因此得到提升。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表示:“新區行政級別高低主要看由誰來分管,但也不排除將來有提升的可能。上海、天津和重慶由于都是直轄市,相對新區的行政級別也會高些, 蘭州新區由于是副省級城市,所以新區的級別則是副廳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