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馬云后來對所有阿里員工說道。這也表明淘寶網的誕生其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向潛在競爭對手eBay進攻。
花名為“小寶”的柴棟至今還記得,2003年4月10日,阿里巴巴的戰略總經理跑過來讓他留下,說有要事同他聊。結果他一進辦公室,就發現馬云和其他高管。老馬對他說,公司要準備做一個項目,但現在不能告訴你,你只有答應做了,才能告訴你做什么。
柴棟沒有猶豫就接下這個神秘的項目,他與另外九個人同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幾天后,他們被帶到杭州文一西路176號的湖畔社區,這里的風荷院16棟1號202房,曾是馬云的房子,后來創辦阿里巴巴時,又成了公司的辦公室。
帶上行李,從公司搬來了電腦和辦公桌,馬云花了幾千美金從美國買了一套C2C交易系統,就這樣淘寶網開始運營了。“看看這些投入,你就知道那時淘寶還是試驗品。”柴棟回憶說。
沒有任何經驗,柴棟和同事,就成天泡在易趣和eBay上購物,仔細研究從商品發布到用戶收貨的每一個細節。“eBay上的用戶,多數來自于歐美,最初是拍賣用過的家具,雖說是置換,但很多還是古董,拍賣一件商品價格并不低,利潤可以高達200%到300%,所以eBay收費完全沒問題。”柴棟說,經過對比,他們發現中國沒有這樣的基礎。
他把自己的意見反饋給馬云,馬云也大膽采用了阿里巴巴的慣例,用免費來招攬賣家。“淘寶網三年內不許盈利。”這是他對孫彤宇最初下的死命令,事實上這也就是個宣傳噱頭,因為創建之初的淘寶,根本也不可能盈利。
何超(化名)就是被感召的早期賣家,他的淘寶小店,最早賣的產品是一種骷髏頭圍巾,每條能賺兩塊錢,這樣一點一點賣起來。“15塊錢的東西,有些人還會要你包郵。有個朋友賣5毛錢的頭繩,每條賺1毛錢,有個新疆的買家還問包郵嗎,郵費就要20塊!”
他形容這個時期的淘寶為“蠻荒時代”,“全靠賣家自身能力和對產品的感覺去賣東西,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