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武警演示不同哨音代表不同警示內容。
哨音奧妙
三種哨音提示不同內容
南國早報記者留意到,除了各種精良裝備,部分武警戰士的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小哨子。楊東泉介紹,車站這樣的公共場所,人流量大,聲音嘈雜,靠呼喊發出警示效果不好,尖銳的哨音可以在突發情況發生時,向人群發出清晰的警示,并有利于指揮人員疏散。
警示的內容是火災、踩踏還是暴恐事件,則以哨音的長短組合作為識別。楊東泉介紹說:“連續短聲加一長聲,代表發生火災;連著兩次長聲代表有踩踏事件;連續三次長聲則代表發生暴恐事件;持續的短聲則是戰士指揮人群疏散的哨令。一次哨令與下一次哨令間隔5至10秒。
南寧市巡警支隊四大隊民警韋星鵬提醒,春運期間,旅客們攜帶的行李多,人也多,大家的步速不一,易發生踩踏險情,因此在上下樓梯、進入站口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一味心急往前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