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回家了卻拒絕出院,占著床位影響醫療資源周轉,特殊“患者”讓醫護人員頭疼
醫院遭遇“病房釘子戶”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陳新援 毛秋雁
核心 提示
在柳州的一些醫院里生活著一群特殊“病人”,從醫院的角度看,他們早達到康復標準,但是,這些“病人”卻因各種原因選擇繼續留在病房,拒絕出院。這些人的存在,不僅占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也給醫院管理帶來難題。
怪事
“病人”成了“釘子戶”
眼看春節臨近,住在柳州市某三甲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賴先生(化名)卻沒有想回家的意思。
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份他就已經辦理了出院手續,按理他不應該再呆在病房。然而,賴竟然“奇跡”般地在該科病房內又住了近一年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繳納任何費用。
醫院對這名“病人”也很頭痛——因為,他這樣斷斷續續“蹭”病房住已經有五六年時間。
這的確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1月30日,記者前往這家三甲醫院調查,醫護人員一見記者就大倒苦水。“吃喝拉撒都在病房,拿他一點辦法沒有。”說起賴先生,病區護士長滿肚子牢騷。
護士長說,這名“病人”年齡60多歲,患有帕金森病,幾年來反復多次到醫院要求住院。但是,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并沒有很好的藥物治療方法,住院不能治好他的病。
但是,自從第一次住院后,賴先生似乎把醫院當成“家”,一住進來就不愿出去。五六年來,醫護人員多次反復動員他出院或者轉到養老院,期間,賴也曾數次出院,但是回家沒幾天又撥打120急救電話,讓急救人員送他到醫院,以“不舒服”為由要求住院。
“他根本達不到住院條件。”一名醫生說,帕金森病并沒有特效治療方法,關鍵在于家人的護理和照料。但每次賴總以各種理由要求住院,醫生稍有“不從”,他就又哭又鬧,辱罵醫務人員,甚至揚言自殺。無奈,醫生只好將他暫時收治,但他發展到出院后就不走了,吃喝拉撒都在病房內,儼然把醫院當成養老院。
賴住的是一個三人間病房,每當醫院安排其他患者住進來,賴就會與其他患者發生爭吵,最后都是對方挪病房告終。這樣一來,賴相當于一個人占了三張病床,幾乎是該科病床總數的十分之一。
河東片區一家三甲醫院同樣對這類不愿挪窩的患者感到頭痛。據這家醫院醫務科統計,目前該院有四五名本已達到出院條件、但遲遲不肯出院的患者。
這家醫院的醫務科負責人說,該院有一名車禍傷患者竟然在重癥監護室內呆了兩個多月。事實上,一個月前他就該移到普通病房,但家屬遲遲不同意患者轉病房,也不同意出院。直到法院判決下來,明確賠償金額后,家屬才將患者接出醫院。
記者還走訪柳州市內多家醫院,不少醫院均表示,醫院內確實有一些“不愿”出院的患者。這些人住在醫院里,短的兩三個月,長的竟有五六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