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學烙畫開封露宿一個月
在沒有創作葉雕之前,余貴明的烙畫在商城縣是很有名氣的。
余貴明介紹,有一次在武漢參加一個民間美術展時,意外的發現了開封烙畫。被譽為中國民間工藝的奇葩——烙畫,深深吸引了余貴明,他決定學烙畫,他從武漢回來后就在直奔開封。
來到開封后,余貴明就打聽哪有教烙畫的地方,由于烙畫是開封多年留下的民間工藝,一些民間藝人不向外傳藝,根本就沒有人向他透露烙畫的工藝。后來余貴明在龍亭旁邊看見一位藝人在那里做烙畫,他就在旁邊看,連續在龍亭邊看了三天也沒看出一點名堂。后來人家問他干嗎幾天都在這里,他機靈一動,說想找個地方畫國畫。這位藝人說可以在他旁邊畫,但是有個條件,必須教他畫國畫,余貴明聽后欣喜若狂。就這樣,余貴明邊教這位民間藝人畫國畫,邊偷偷在看他烙畫。白天在龍亭畫畫夜晚就在公園下面露宿,整整一個月時間,余貴明總算偷學到了烙畫的一些工藝。
孜孜不倦創作 挖掘本地民間藝術
近幾年來,余貴明在不斷的創作民間工藝美術,從去年開始他精心研究本地的民間工藝美術——葉雕。
據商城縣文化部門考證,該地區的葉雕源于公元75年,最開始以樹葉樹皮、獸皮、金屬箔等材料進行裁剪和雕刻,兼具記事和美術功能,千年來從未斷絕。
葉雕創作是非常復雜的,余明貴說,首先要選取平整厚實的葉片,并且葉片生長期必須超過一年,經霜打過,這樣的葉片才能夠經得起雕琢。而一般選用楊樹葉和梧桐樹葉,隨后便要對葉子進行蒸煮,蒸煮中放入特別配置的化學藥水,再放到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就可以進行雕刻了。而雕刻一般是直接拿浸泡的樹葉,貼在瓷盤里,借助放大鏡,用刻刀一點點的剔除多余的葉肉。而制作一幅葉雕作品,則至少需要一周時間。為雕刻這幅《蒙娜麗莎的微笑》的作品,余貴明就用了一周的時間。 傳統的葉雕工藝和造型類似于剪紙,造型和線條較為單一。后經余貴明創新,使葉雕煥發了新的活力。作品色澤自然,耐酸堿潮濕,葉黃而不脆。樹葉薄如蟬翼,柔韌如布,反復折壓都不會斷裂。
余貴明的葉雕作品充分利用樹葉的形體之美,葉脈之美,巧借天然、突出意趣、雕工精細,既保證了圖像的完整性,又完全保留樹葉的網狀經脈,使作品具有天然古樸的美感。
商城縣一位藝術界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歷屆藝術展中,葉雕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品,以它清麗娟秀、新奇可人的面目展現,受到藝術各界的關注與好評。相信余貴明創新的商城葉雕作為民間藝術百花園中一枝盛開奇麗的花朵,一定會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向明超)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