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仆 時代先鋒——深切緬懷黨員領導干部的榜樣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
鮮花簇擁,黨旗飄揚,火紅的七月迎面走來。
中國共產黨85年歲月如歌、英雄輩出。無數中國共產黨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獻身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繁榮、人民幸福,已經并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黨的事業開拓進取、奮斗不息。
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之際,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在為完成黨在新世紀歷史任務而努力奮斗的日子里,人們深情地呼喚這些曾經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名字,心靈為他們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操所震撼,熱愛、敬佩、懷念之情不僅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沖淡,而且愈益濃厚、歷久彌新。這些閃耀著時代精神的名字背后,是一個個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動人故事,是一曲曲用熱血和生命譜寫的奮斗與奉獻之歌,是一筆筆永遠鐫刻在歷史豐碑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以黨和人民的需要為人生第一選擇,拼盡生命播撒黨的陽光,用生命書寫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新篇章,為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
1993年4月4日,孔繁森由拉薩赴阿里地區上任。
孔繁森先后兩次進藏,已在高原工作6年。此時的他接受了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奔赴自然條件更惡劣的地區,挑起阿里地委書記的重擔。
像這樣的工作調動,孔繁森經歷過多次。每一次,他都把黨和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的唯一選擇……
1988年,擺在時任山東聊城地區行署副專員孔繁森面前的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山東省在選派進藏干部時,認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西藏工作的經驗,準備讓他帶隊。組織上問他有什么困難,他說:“我是黨的干部,服從組織安排。”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年邁多病的老母親面前,用手輕輕梳理著母親稀疏的白發,然后貼在老人的耳朵旁說:“娘,兒又要出遠門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要翻好幾座山,過好多條河。”“不去不行嗎?”年邁的母親撫摸著他的頭舍不得地問。“不行啊,娘,咱是黨的人。”“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誤了不行……”
想到這也許是和老母親的最后一面,孔繁森無法抑制內心的感情,“撲通”跪在母親面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娘,您要多保重!”說完,流著淚水給母親深深地磕了一個頭……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們舍棄了許多本來可以享受的天倫之樂和較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而選擇了遠離親人、條件艱苦、情況復雜,擔子更重責任更大的工作崗位,把博大無私的愛獻給了黨,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湘西,全國著名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1990年5月,鄭培民的硬肩膀挑起了重擔子,出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書記。領導與鄭培民談話,剛一談起去艱苦地區工作的重要性,鄭培民笑了:“請直說吧。”……
對牛玉儒來說,包頭市市長和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的兩次任職都是“受命危難”,重擔在肩。每次牛玉儒都二話不說,承擔起黨的重托,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兩市人民的擁戴。
西藏那曲的海拔已是4500米,2000年10月,祁愛群要離開這里,到海拔更高的班戈縣擔任縣委組織部長,這里的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她心里明白,這是組織對自己的信任和考驗,走的當天她給愛人留下一張字條:“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希望你能體諒我、支持我,不要給組織添麻煩。”……
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甘苦、共命運,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中體現了共產黨員先進性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湘西上任伊始,鄭培民就問:“哪個村子最窮?”隨后就去了叭仁村。這個村在一個走起來累死人也嚇死人的山頭上。
這里水貴如油。鄭培民經過調查研究并做了扎實工作,有關部門為村子通了水和電。從此,鄉親們再也不用拎著重重的木桶,吃力地走上16里路,到山溝里提水了。兩年多時間,鄭培民的足跡留在了全州218個鄉鎮……
下到農村,鄭培民一定要到農民的家中,掀開鍋蓋,看看吃的什么飯,摸摸農民床上的被褥,再瞧瞧豬圈牛欄的家畜。每次去永順縣高坪鄉雨龍村,鄭培民都會住在一位孤寡老人的家。他知道,農村的孤老沒有子女照顧,有時也難免被不懂事的鄉鄰欺負。鄭培民用自己的行動,為孤寡老人帶來精神上的支持和尊重。
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深知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的道理,他們為老百姓快樂而快樂,為老百姓難過而難過。
任長霞曾說,公安,公安,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警察,警察,前面為什么加“人民”二字?就是讓我們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警察。上任登封市公安局長3個月后,任長霞制定了局長接待日制度。第一天,任長霞接談了124位來訪者,臉頰都說麻了……
呼和浩特市的市民說,牛玉儒是他們的“平民書記”,是讓人感到親近的“好領導”。牛玉儒經常步行或自己乘出租車在大街小巷、居民社區等地方“隨意走走”,發現并責成有關部門解決了許多與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問題……
當貧困群眾的生活遇到困難時,草原牧民遭受雪災時,看到同事一家六口還擠在小屋子里時,想到新分配的年輕干部還很清苦時……祁愛群總是如同她的名字一樣,掏出一顆滾燙的愛心,放在需要幫助的干部群眾的心坎上,讓人感到溫暖、看到希望。
“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把自己火熱的心獻給了黨的事業,他們對人民的愛是這樣的純潔、這樣的深沉和這樣的博大……
始終保持浩然正氣,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在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中經受住了考驗,展示了真正共產黨人的風采
牛玉儒生前訂了許多死板的規矩--
家里不接待親屬之外的客人,不允許屬下干部到家里談工作。就是來了,門也不會開。不收受任何人的禮物,并且反復交代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不管是誰,也不管是送什么東西,一律拒絕。
牛玉儒排行老三,兄妹幾個感情篤深。而當最小的妹妹牛宇紅的丈夫下了崗,兩口子去包頭找當市長的哥哥,想讓他“幫忙”做點生意時,牛玉儒說:“這種事,三哥幫不了!”
牛玉儒對親友辦了不少類似“不近人情”的事。面對親友的抱怨甚至不體諒,他的心里也不好受,但他別無選擇,他對親友說:我手中的權力屬于人民,不屬于我自己。
“大浪淘沙,警鐘長鳴,不忘宗旨,永葆本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黨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黨員干部面臨著各種新考驗。
鄭培民的家曾發生過這樣的事。兩個小偷撬門進入沒有裝防盜門的鄭家,翻箱倒柜,從鄭家偷了4000元現金和兩條煙。4000元錢是鄭培民女兒出差后尚未歸還的公款。幾個月后,歸案小偷的坦白與鄭家報案的數字完全吻合。
“對待身外之物,要鐵石心腸。”鄭培民常說。他在湘西工作時曾寫下這樣一段日記:“這次回湘潭度春節,我謝絕了辦公室派車送我的盛情,同時謝絕了辦公室要為我報銷路費的好意。堅持自費返家,往返火車票近80元,自己掏腰包。有人講我太古板,我想,寧肯自己吃虧,對自己嚴格要求,是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應當自覺做到的。”
鄭培民鐵石心腸,祁愛群則是“鐵面人”。
2002年,一個年輕人拎著禮品找到了縣委組織部長祁愛群,要求調離班戈縣,到條件較好的地方工作。祁愛群拒絕了他的禮物,誠懇地告訴他:“你在哪里工作要由組織決定安排,我個人無能為力。”
“是我的禮不夠重?還是我的后臺不夠硬?”正當年輕人反復琢磨時,一件事情徹底打消了他的這種念頭--一位縣領導的愛人工作表現太差,在年度考核時,祁愛群一點不留情面,給了她一個“不稱職”的評價。
長期從事組織人事工作,又擔任著領導職務的祁愛群,在工作中,經常有人找她幫忙,不論相識與否,不論涉及什么人,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按章辦事,決不違反原則,徇私舞弊。
滄海橫流,一身正氣;公仆本色,風范永存。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權高更思責任大、位高不移公仆心,在廉潔奉公上始終堅持“警鐘長鳴”,向黨和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面對困難和挑戰,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怕流血犧牲,勇往直前,顯現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本色和革命膽略
鐵肩擔道義,巾幗捍警威。任長霞“命案必破”。
2004年1月30日,登封突發惡性案件。任長霞與偵查員同吃同住同工作,一住就是73天。4月13日晚,任長霞帶領專案民警徹夜工作,摸排出重要線索。14日9時,她趕到鄭州向上級領導匯報案情,制定出下一步偵破方向。這一天早上,餐巾紙包著兩個菜饃、一根黃瓜,這是任長霞告別人世前的最后一頓飯。下午,她在鄭州又查證了另外兩條案件線索。其間,任長霞沒顧得上吃午飯、晚飯,就乘上了回登封的車。14日20時40分,任長霞所乘車輛遭遇車禍,她的生命在剛剛跨過40歲時畫上了句號。在搶救過程中,醫生發現她的胃里一粒米都沒有……
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盡管他們生前所處的地域不同、所在的崗位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始終保持著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帶頭與群眾一道艱苦創業,為黨的旗幟增輝添彩。
從措勤到札達,從普蘭到日土……到了阿里之后的孔繁森,一個縣、一個區、一個鄉地跑,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全地區106個鄉,他跑了98個,行程8萬多公里。
阿里地廣人稀,有時在荒野上奔波一天,也看不到一戶人家。餓了,孔繁森就吃口風干的牛羊肉,渴了,喝口雪水,還樂觀地對隨行的同志說:“高原上的水絕對沒有污染,是世界上最優質的礦泉水!”
1998年的湖南省安鄉縣,洪水肆虐。安鄉縣臨洪大堤長達400公里,是歷史悠久的“洪水走廊”。當看到鄭培民來了,人們放心了。
在這里,鄭培民指揮了三場與洪魔的搏斗:趕在洪水撲到之前,搶修了一條11公里的隔堤,保住了安鄉縣城;指揮堵塞書院洲潰口,用血肉之軀扼住了洪水之喉;率領抗洪大軍進行了北大堤保衛戰……
面對堤外滾滾洪水,鄭培民坐在大堤上,吃著盒飯,靜靜地度過了自己55歲生日……
有情有義的共產黨人,用忘我的工作和節儉樸素的生活,展現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博大情懷
“太陽曬脫皮,天天穿棉衣、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這說的是班戈縣。
祁愛群的許多老同學說,她曾是一個美麗的姑娘。自從到班戈縣工作后,艱苦的環境和緊張的工作,使祁愛群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了許多。
1988年8月,孩子出生后不到7個月,祁愛群就留給了在上海的父母照顧,按時返回了工作單位。女兒5歲那年,她和愛人到上海休假,女兒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到幼兒園接送,就問:“媽媽,其他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家在哪?”祁愛群非常內疚地回答說:“孩子,我們的家在遙遠的青藏高原,那里有美麗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以后媽媽一定帶你去看,到那時,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家了!”
2003年12月13日下午,祁愛群突發腦溢血,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1歲。這朵美麗的雪蓮花將永遠地綻放在人們的心里。
祁愛群去世后的遺物有:一份大家從不知曉的高原病診斷書,一份沒有寫完的2003年班戈縣組織工作情況報告,一大包本來準備為丈夫織毛衣的毛線,還有一支手電筒,在經常停電的班戈縣,這是祁愛群的必備工具……
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共產黨人,一個個有情有義的共產黨人,用自己赤誠的心體現了對親人的愛與對黨和人民的愛的高度統一。
孔繁森生活節儉,經常吃的是白飯和榨菜,穿的許多內衣打著補丁。在西藏近10年時間里,他幾乎沒有往家里寄過錢,省下的工資大部分花在藏族群眾身上。為此,他曾多次流露出對家人的內疚之情。
作為一名公安局長,任長霞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家人聚會從來不叫任長霞,因為知道她很忙;偶爾任長霞同家人相聚,她會坐在父母身邊,給他們夾點菜、說說體貼話……
被病魔逼著躺在病床上的牛玉儒,仍然念念不忘他的工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的妻子怨他,勸他,但不管怎么勸說,他就是一招:“再干幾年退休了,我整天休息……”
無愧于黨、無愧于民、無愧于心。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的生活是節儉樸素的,精神卻是富有的,他們擁有人世間最美好的心靈、最豐富的情感和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我們黨是一個偉大的黨,我們這個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以堅強的黨性、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實際行動,模范地踐行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集中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昂揚銳氣,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欽佩。
憶人民公仆,我們深感自豪、備受鼓舞;
頌時代先鋒,我們信心百倍、斗志昂揚--
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比熱愛的黨員領導干部的榜樣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因為千千萬萬個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牛玉儒、祁愛群式的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不斷涌現出來,他們正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團結和帶領著全國各族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征程中創造新的輝煌……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