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正確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992年1月,中央提出繼續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1994年以來,中央先后決定全國對口幫助西藏建設、沿海省市對口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黨采取正確的宗教政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鞏固和發展與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維護了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推進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以裁減員額50萬為主要任務的體制編制調整和改革,向質量建軍、科技強軍的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邁進,為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保衛人民利益,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斷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在實現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開創了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保持了香港和澳門的繁榮穩定。在對臺問題上,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有力地捍衛了一個中國原則和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推動了兩岸關系的發展。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繼續堅持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正確論斷,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堅決打擊國際反華勢力對我國內政的干涉;開展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同許多國家確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發展雙邊關系的原則,加快了進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步伐,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的良好形象。
——堅持黨的領導,做出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部署。通過開展“三講”集中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黨的干部隊伍和各級領導班子的素質有了明顯提高。通過不斷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形成了以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處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工作格局。這些重大舉措,有效地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增強了全黨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全面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奮斗,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隨著“九五”計劃的勝利完成,我國生產力水平又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并加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后五到十年,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全面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001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這就為新世紀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明確了奮斗目標和指導方針。
中國共產黨走過八十年的光輝歷程,已發展成擁有6400多萬黨員的大黨。中國社會也在黨領導人民的長期奮斗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結束了幾千年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事業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展現了民族振興的光明前景。
八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富有革命創造精神的黨;是密切聯系群眾,為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奮斗并作出最大犧牲的黨;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經得起勝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順境和逆境的考驗,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黨;是與時俱進,站在時代前列,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黨。歷經磨難,斗志彌堅,千錘百煉,更加堅強。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人民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勝利,才能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發展,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競爭日趨激烈。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黨在新世紀的三大任務。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的光榮使命。黨領導人民在過去的八十年里寫下了光輝篇章,也一定能夠在新的世紀繼續譜寫出更加壯麗的篇章。
來源:中聯部網站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