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色起義烈士紀念碑
右江地區革命先驅韋拔群獻身革命辭官不做,變賣家產,投身農運。1930年紅軍北上時,他毫不猶豫地把最好的部隊和武器撥給北上的主力部隊,自己只帶二十一師的番號和70多名體弱戰士回到右江。在反“圍剿”斗爭中,他的母親、弟弟、兒子先后為革命獻出了生命,他自己也于1932年10月19日慘遭叛徒殺害,為革命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百色起義紀念館,始建于1961年,設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粵東會館里,原名“右江革命文物館”,1996年9月更名為“百色起義紀念館”。199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70周年紀念日時,新建的百色起義紀念館正式開館,位于后龍山上。
百色起義紀念館遠看像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整個大三角形外形采用分層提高的方法造成視覺沖擊力。百色起義紀念館的門楣上,是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百色起義紀念館”館牌。大門兩側分別是高7.3米、寬8.9米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歷史歲月。百色起義紀念館館內序廳“百色起義”漢白玉大型浮雕,高4.28米,寬25.23米,堪稱全國紀念館界浮雕之最。館內采用聲、電、光實景、影視等多種先進展示手段,在2200平方米的展廳里,全方位、立體化地把百色起義的情景展現出來,把百色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建設新百色成果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