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半起床…天氣陰沉…在B1上時還看見車窗外下起了雨,多少影響了點出游的心情…可是當我們來到武林廣場時,天突然亮了起來。
本來想直接去章太炎紀念館,可是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使我們走進了這個離車站較近的浙江歷史文化陳列館。這個位于京杭大運河畔的革命歷史紀念館給我們留下了深深刻的印象。記得小時候讀柳永的《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據說,正是因為這首詞,助漲了金人侵宋的野心......這樣富庶美麗的江南,怎能不讓人流連…生為土生土長的浙江人,可是我們并不了解史前的浙江是什么樣子的…看到那一座座木屋和精致的石器一我們仿佛看到了在這片上地上生息著的“斷發文身”的古越人,他們在山海變遷的嚴峻環境中,立足于生存與開拓,精勤耕戰的文化品格和經濟本位的價值取向。我們看見了古越人自弜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氣質和開放進取的精神!最令我們浮想聯翩的是宋時繁華的街道模型,仿佛映證了那句“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繁華市井景象。
轉眼間我們來到了浙江現代革命歷史陳列:“南湖的游船與中到共一大。讓我們感”“大**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風暴”“錢江兩岸的抗日烽火”等五個部分陳列,浙江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而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江人民取得浙江解放的光輝歷程的革命盛地!讓我們感受到浙江人民務實創新的文化傳統,像一首不絕的長歌,一直伴隨著他們的后繼者,在浙江的大地上腳踏實地創造出輝煌的文明業績。

接下來的展館第三層,古代浙江人民的智慧更令人驚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展示的是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民間藝術品。水之間——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館藏明清山水畫》和《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十里紅妝——寧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等專題陳列,其中清末民初的朱金木雕寧波花轎,工藝精湛,金碧輝煌,采用了圓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手法,介紹中說制作耗費了上萬工時,故稱“萬工轎”。
這些民間藝術品來源于勞動與生活,根植于鄉村與城鎮,即是浙江人靈動心智和精巧藝術的物證,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的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適應性和創造能力。這些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