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初,“蒜你狠”這個頗有創意的詞匯率先揭示農產品暴漲行情拉開序幕。“天價大蒜”的背后,是各路游資作祟。在“蒜你狠”的發源地——“中國蒜鄉”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調查發現,在國家穩定物價措施見效、蒜價下跌后,當地卻有一股資金力量正伺機準備在新年前后將蒜價再次做高。更值得注意的是,炒蒜手法升級,不但以電子交易盤作為掩護手段,銀行的貸款竟然也成為炒農資金一個重要的來源。
在國家對炒農游資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金鄉大蒜價格能否再次“狠”起來,或成為明年農產品炒作的風向標。但令人擔憂的是,在整體流動性依然寬松的情況下,如何防止游資加劇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成為監管部門面臨的難題。
賤價拋售怕后悔
“小報”消息滿天飛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南店子鎮發現,近日大蒜現貨與電子盤交易價格都有明顯的上升。現貨交易市場里一位管理員承認,大蒜價格近期的企穩回升與人為操作不無關系。
12月28日,5.O級白皮蒜現貨批發價格達到4.9元/斤,相比11月底3.5元/斤的“底部價格”,回升了近50%。
當地一位多年從事大蒜買賣的經紀人老姚說,當地許多冷庫的進貨價基本都在5元錢左右,如果價錢不回升,能讓80%以上的人賠錢。
實際上,今年的金鄉大蒜,經歷了一場價格波動。
2010年春節剛過,在災害、減產等信息的炒作下,本地炒家開始大量囤貨。3元多一斤的大蒜很快漲到了5元以上。到了新蒜上市季節,金鄉的蒜農們開始惜售,至少要每斤4元錢以上才肯出售,與去年的收購價相比漲了3倍多。
蒜農惜售,冷庫囤貨,在這兩種力量的聯合推動下,大蒜入庫價格一路猛漲,在7月最高達到了每斤7元以上。
金鄉大蒜交易量占全國八成以上,其價格幾乎決定了全國的大蒜價格。8月份,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里大蒜批發價格達到7元/斤,農貿市場里達到了10元/斤。蒜價堪比肉價,“蒜你狠”終于引發了國家對農產品價格暴漲的干預。10月下旬以后,金鄉大蒜出庫價格開始一路下跌,最低跌到了3.5元錢,在高點冒險跟進的炒家被大批套牢。
不甘心賠錢的人,采取了各種手段穩定價格,包括散布各種庫存緊張的信息。在金鄉大蒜現貨交易市場門外,一個普通的公交站牌成了各種信息的散布場所:“大家清醒吧,不要再恐慌拋售了!春節肯定有7-8塊錢的行情!”“賤價拋售,后悔晚矣!”各種各樣的“小報”上的粗黑體的字樣觸目驚心:“現在大蒜冷庫存量只有41萬噸,只夠市場三個月的供應,尚還缺口三個月,由此可見,蒜價上到6-6.5元是正常價格。”
“這些都是不甘心賠錢的蒜商們晚上貼上去的。”知情人說。散布這類信息的目的顯然是攻心為主,制造惜售氛圍,進而提高價格。然而知情人卻告訴記者,這種呼吁大家惜售的做法,不過是掩護大戶偷偷出貨的“障眼法”。
冷庫承包商老徐說,趁著這幾天價格稍稍穩住,自己和其他幾個大戶都在偷偷開倉放貨。現在價格回升只是暫時的曇花一現,明年的行情將會“更慘”。
“冷庫今年囤積的量都不小。如果不趁著現在的行情賣掉,明年可能連兩塊錢一斤都賣不上!”他帶著記者到田間轉了一圈,綠油油的蒜田一望無際。他說:“今年冬天氣溫不低,蒜長得比往年好。今年老百姓種蒜賺了錢,把地全都種上蒜了,明年產量肯定要翻一番以上,價格怎么能不跌下去!”
與老徐同樣擔心明年行情走低的批發商不在少數:“漲到6塊錢以上那是做夢!現在能出貨就出點,少賠比全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