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交易做掩護
拉高價格暗出貨
當地鄉民們都說:“炒現貨發不了財,炒‘期貨’才能賺大錢。”鄉民口中的“期貨”實際上只是一種大蒜中遠期電子交易品種,金鄉目前唯一的大蒜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是距離現貨市場僅50米之距的大蒜國際交易所。
知情人爆料稱,目前金鄉當地兩位大戶正在進行現貨和電子交易的“配合操作”:為了掩護自己現貨頭寸拉高出貨,利用資金上的優勢在大蒜電子交易中進行“控盤”操作,從而實現帶動拉高價格的目的。業內人士反映,這種行為無疑直接影響了現貨價格的走勢。
近幾個星期以來,金鄉大蒜電子交易市場明年3月交割的大蒜主力“DS03”合約已經從上一波漲幅回落后9700元/噸(11月24日)的近期低點一路上漲到了近11400元/噸,漲幅達17.5%。同期,金鄉大蒜現貨市場6.0級紅蒜的報價也從11月24日的4.8-5.00元上漲到了目前的5.5-5.7元。
一位參與大蒜電子市場的交易商告訴記者,在正常情況下,大蒜電子盤交易的價格應該緊密地跟隨大蒜現貨市場漲跌起伏,但在大蒜現貨緊俏、價格敏感的時期,資金總量并不大的電子交易市場卻可以對現貨的漲勢起到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國證券報記者登陸了金鄉大蒜果蔬電子交易市場的行情軟件,大蒜主力合約“DS03”12月27日的最新結算價為11368元/噸,訂單量為20486手。如果按照該市場20%的合約保值金來計算,“DS03”合約的保證金存量大約只有不到5000萬元。這意味著,在金鄉當地大蒜電子交易市場的“盤子”里,只要有千萬元級別的資金實力就可能實現相當程度的價格控制。
這位交易商說,上文所提到的“大戶”之一,目前手上大蒜現貨儲量有1萬噸左右,動用資金已經上億,利用千萬元資金控制電子盤面并非難事。正是由于金鄉大蒜電子交易市場“盤子”太小,手上有現貨頭寸的大戶,等到市場上供應緊張的時候,趁機“拉上一把”,影響蒜價現貨加速上漲,掩護自己出貨。
電子盤被大資金“控盤”的顯著現象就是電子交易價格大幅背離大蒜現貨市場的實際價格。比如金鄉大蒜電子盤今年12月到期的大蒜合約的交割價就明顯高出了現貨價格。
這種現象導致很多在電子交易市場做空的中散戶賠本。大量虧損的空頭都不愿在電子交易市場對沖平倉,而不得不用現貨交割。在金鄉地區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一位正打算現貨交割的交易商王先生。“按理說,現在國家打壓價格,大蒜不應該還往上漲。這個走勢很奇怪。可是我不敢繼續賭啊,現貨價格4塊多錢,‘期貨’的交割價格5塊多,我要是做現貨交割,一斤只賠一塊錢,可要被平倉,賠得就更多!”
2009年下半年,山東東營一家主做大蒜交易的龍鼎電子交易網暴出丑聞。龍鼎公司參與做空豪賭,最終造成虧損高達2億元之多,公司最后不得不被迫重組。王先生也曾經是“龍鼎事件”的親歷者。“這個行情已經不是我們能夠看明白的了。現在想想,交割了也是好事,免得再陷入當年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