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超對接的門檻
首先必須是依法注冊的企業或省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員必須在100個以上,成員出資總額在20萬元以上;有規范健全的章程、獨立的會計核算;符合對接超市基本生產能力和規模;有農產品品牌注冊并通過無公害質量認證等。
這些資本沖進了“田頭”
2009年以來,生態農業潛在的巨大市場和看似高額的利潤,讓投資農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今年2月底,浙商投資的“5000畝瓜蔞設施種植栽培、加工及套種銀杏”項目在江蘇啟動,投資高達6億;
復星集團豪擲1.6億元戰略投資了江西的養豬大戶國鴻集團,也邁入了“豬倌”的行列;
生產電器開關、電子配件的巨科電氣有限公司在溫州雁蕩山和楠溪江的交界處承包了近千畝茶園,同時種植枇杷林和水蜜桃林。
浙江森馬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溫州甌海茶山投資800萬建了甌柑生產基地,其母公司是剛上市不久的森馬集團。
……
而今,投資農業真正撈到金的企業少之有少。“就是從2000年就開始深耕高科技農業的傳化集團,除去土地增值這部分,也是近2年才開始有贏利。”一業內人士說。
之前采訪中,很多企業表示,農業投資大收效慢,但農業相對穩定,風險較小。
風險真的小么?“傷心菜”,傷到了不僅是菜農,也傷到了不少蔬菜種植企業。同時也給了投資農業敲了一記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