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升幅5%
既然央行明確表明要使用匯率手段來對抗通脹,那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到底有多大呢?在此問題上,專家學者、市場各方看法迥異。
激進者如余永定認為,中國調整匯率過于緩慢所帶來的經濟與福利成本都實在是太高了,并且還會繼續不斷升高。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同時保留必要時進行干預權利的時機可能提早到來。他傾向于,央行應盡量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不過,此種情形在2011年恐難實現。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李波日前公開表示,若央行不購買外匯,人民幣將會大幅升值,這是不可能接受的。
當然,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去年的3%是毫無疑問的。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由于中國今年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大于去年,預計人民幣升值幅度也將大于去年。
在受訪的專家看來,5%的升值幅度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出口企業帶來致命破壞力。2005年匯改以來,2007年升值6.41%相對是一個較大的幅度,但當年經常項目順差依然擴大,由上年的2533億美元增加到3718億美元。
相比之下,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幅度并沒有這么高。4月19日,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NDF)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報6.3900/6.3870,顯示升值預期僅為2.3%。
對此,黃易平解釋稱,NDF其實是被動指標,大多數屬于投資者對既往影響的順延,是一種“適應性預期”;而經濟學家、投行機構的判斷,更多是“領先性預期”,會更多地考慮未來的可能性因素。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