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搶先試水手機支付業務
目前,手機支付業務還未大規模商用,但不少地方的市民已經提前享受到了用手機刷公交、交電費等手機支付業務帶來的便捷。運營商已經悄然提速移動支付業務。
以運營商爭奪激烈的廣東為例,5月31日,廣東移動力推“手機通寶能力認證平臺”,并計劃在年內引入100家合作伙伴。目前手機寶通已應用于民生、消費、金融、安全、公交等領域,具備地鐵公交刷卡、辦公考勤管理、小區門禁管理以及移動商聯盟商家優惠等功能。
在深圳,手機不僅能刷公交、地鐵,還能刷出租車!6月1日,手機深圳通投入使用。深圳移動負責人介紹,用戶無需換號,只要將現有普通手機SIM卡更換為專用的RFID-SIM卡,坐出租車即可刷手機付款。
與此同時,廣東電信推出的天翼羊城通、天翼廣佛通已日漸運作成熟。不換手機不換號,只需換一張特殊的雙界面SIM卡,就可用手機乘坐公交地鐵,把手機當作羊城通來使用。
廣州聯通去年就在手機支付方面打響了頭炮,攜手銀聯、工行推出“牡丹·沃銀”移動支付卡,開了廣州首家金融業手機支付先河。在特制手機卡的基礎上,與工商銀行牡丹信用卡進行捆綁,用戶通過手機,依托銀聯支付平臺,可以實現商家消費、城市公交、校園等領域的小額快速支付的“電子現金”和大額的“電子借貸記”功能。
“運營商作為一個整體,加入到第三方支付競爭中有龐大的用戶資源優勢,是很多小型支付公司難以企及的。三大運營商之間,互相情況都差不多,誰比誰更有優勢。”項立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