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13.56MHz技術成主流
在移動支付江湖上,一直存在著兩派之說。
一派是銀聯掌舵的13.56MHz標準,國內大多數非接觸刷卡使用的頻率都是13.56MHz,該頻率也是金融機構唯一認可的可進行非接觸金融支付的頻率。另一派是移動主導的2.4GHz標準。
這場移動支付標準之爭從去年6月份始就未曾停息。近期,終于有了一個較為明確的結果。“目前來看,采取銀聯標準基本無懸念,13.56MHz的NFC技術適合近場支付,相對于穿透性強的2.45GHz技術,賬號安全性要好很多,并且也符合國際潮流。”項立剛對記者說。
在今年4月召開的“2011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論壇”上,國家金卡辦主任、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張琪稱,移動支付標準已初步明確,近場(短距離)支付采用13 .56MHz標準,2.45GHz方案僅用于封閉應用環境,不允許進入金融流通領域。
聯通和電信一早就站對了隊伍,此前使用的就是銀聯標準。一直堅持自主研發移動支付標準的中移動也傳出放棄其2.4GHz標準,轉投銀聯標準。近期其多個移動支付項目采用銀聯支付標準,使得“移動偏向銀聯標準”從傳聞變成現實。
與此同時,中國銀聯副總柴洪峰透露,移動支付國家標準草案已經研制完成。“目前標準研制草稿已經完成,各方在主要內容上意見已趨于統一。”“移動支付國家標準草案體現了從智能卡、手機終端到手機操作系統、客戶端軟件和金融應用等各個環節先進工業和技術。”“參考國際上先進的安全標準,對智能卡、手機等關鍵環節都設計了新的安全等級要求,建立了一整套覆蓋移動支付流程的支付安全體系。”
據柴洪峰介紹,移動支付國家標準出臺將配套完善的產品檢測和準入機制。檢測內容包括手機、智能卡、受理終端等實體,也包括業務邏輯等方面,所有的檢測都將由國家主管機關指定的專業機構進行,使得移動支付這項創新業務在發展之初就能進行較好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