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過度發行風險大
一些銀行發卡管理不嚴,一人多卡的情況相當普遍,助長了多卡套現、惡意透支等行為

朱慧卿繪(人民圖片)
如今,銀行已經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到貸款買房買車,投資理財,小到通過信用卡消費信貸,買水買電,上網購物支付賬務……銀行服務無處不在,產品種類日趨多元。
然而,在享受銀行便捷服務的同時,人們發現服務中仍有一些漏洞,讓消費感受打了折扣,使用起來多了幾分擔心。
發卡過度,近億張信用卡未激活使用
張凌在北京的一家私營企業工作。最近,她手頭有點“緊”,總在尋思著找個方法周轉周轉。聽朋友說,在網上開店,通過信用卡自己跟自己“交易”,就能把現金“套”出來,欠著銀行一筆錢來花。當然,這種“交易”只是網上的虛假買賣,而錢卻實實在在進了自己的口袋。
“多幾張信用卡倒騰,就能一直這樣維持下去,而且方式還很隱蔽。一個還款周期50天左右,一年7—8個周期就能運轉下去。卡越多,倒出來的錢也就越多。”張凌說,在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通過“倒卡”套現的年輕人有不少。
然而,隨著網上監管的加強,張凌的網店沒運轉多久就被封了。通過銀行卡透支的錢,最終還是由張凌的父母給還上。張凌的收入并不高,但在銀行辦理多張信用卡時并沒有遇到過多的“盤查”。
眼下,客戶到銀行辦理業務,工作人員時常會問需不需要辦張信用卡。辦卡手續也相當簡便,只要提供身份證和另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就能辦理。如果是某家銀行的白金客戶,還能在這家銀行申請白金信用卡,透支額度就更高了。
隨著信用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些銀行過度營銷,發卡管理不嚴,一人多卡的情況非常普遍。一項有關信用卡的調查顯示,近一半持卡人擁有2張以上的信用卡,擁有5張以上信用卡的也不在少數。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0)》稱,截至2010年底,我國國內信用卡發卡量達2.3億張,其中活卡僅為1.31億張,近億張卡未激活。
過度發卡,主要源于各銀行之間的業務競爭。在銀行工作的區女士透露,現在銀行工作人員仍有發行信用卡任務,特別是在基層支行,壓力就更大。“為了完成任務,不但要動員親戚朋友來辦卡,連我自己也辦了3張自己銀行的信用卡。”區女士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