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吞國資
不知多少“外資掠奪”,是“家賊”為之。
侵吞國有資產的陰謀,也可通過離岸公司達成。
今年3月,青島市人民檢察院宣布,依法對青島遠洋運輸公司原副總經理宋軍提起公訴,理由是其給國有企業造成巨額損失。
2006年前后,宋軍在其負責的青島遠洋大廈二期工程的建設上,采用與外資公司共同開發模式。青島遠洋公司以自有土地經過評估后占合資公司50%的股份,外資公司出資2200萬美元占50%的股份。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家外資公司,就是宋軍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一家空殼離岸公司。面對外資公司需要投入建設資金的難題,宋軍又想出了一個空手套白狼的辦法,由青島遠洋運輸有限公司開具信用證,外資公司將此信用證在境內抵押貸款,抵押貸款的錢權作外方的建設資金。同時,宋軍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據青島市人民檢察院估計,非法所得金額達700余萬美元。
大凡國內企業和個人選擇開曼、維爾京等注冊離岸公司,主要因素是這些地區信息披露標準低,保密規定嚴格。公司股東的身份、董事名冊、股權比例和收益分配狀況等信息可以完全保密,也無需編制公司財務報表。各國對這類公司的監督,可謂是霧里看花,束手無策。
這樣的公司在梅新育看來,“它提供了侵吞國有資產和公眾財產的途徑”:一是通過關聯交易掏空上市公司資產;二是隱蔽公司股權收購方的真實身份,低成本侵占公有股權。
廣之旅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鄭烘,因涉嫌違規操作廣之旅股權轉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2010年8月被“雙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