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北京市嚴厲調控樓市密不可分。2月16日,北京市發布樓市調控措施“京15條”明確提出,嚴厲打擊樓市投機投資,提高二套房首付和貸款利率,外地人購房須提供5年納稅證明或社保證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國內最嚴的樓市限購令,彰顯了北京市控制高房價的決心和信心。
“正是在‘京15條’打壓之下,市場出現了較大變化。”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在供應層面,去年以來土地的大規模供應、高開工率增加了樓市庫存;在需求層面,一方面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政策極大地抑制了投資投機需求,另一方面購房者普遍處于觀望態勢,整個供求關系發生了逆轉。
繼“京15條”后,北京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保持對房地產市場的高壓態勢。3月份,全國數十個城市出臺了房價控制目標,但“漲”聲一片,有些城市確定的房控目標是上漲15%甚至更高,誤導了市場預期。而在3月29日夜間,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房價控制目標明確提出,今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價格與去年相比“穩中有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示,北京房價控制目標顯然會受到百姓認可,同時擠出一些高房價區域和項目的泡沫成分。
連續的嚴厲調控引起了市場反映。6月中旬市場一度傳言,北京市正在研究放寬限購政策,擬放寬對高端項目的限購。分析人士指出,這不排除是有些開發商尤其是高端豪宅開發商銷售遇阻,資金鏈遇到了麻煩,想借勢炒作。
不過,北京市住建委在6月21日迅速回應稱“傳言不實”,將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北京市制定的包括限購在內的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限購政策決不會放松,沒有調整的安排,也不會按照房屋檔次、價格區別對待。
北京市還通過大力推進保障房建設緩解剛需的住房夢想,抑制高房價。在今年前9個月實現保障房開工21.8萬套、已超額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20萬套開工目標的前提下,北京市自增壓力,最近又提出了年底總開工23萬套保障房的新目標。
10月19日,北京市出臺了公租房配租相關辦法,年內將配租1萬戶以上,并且首次明確將外地來京人員和城市新就業職工納入保障范疇。此外,北京市還積極與建設“公屋”經驗豐富的香港等地學習交流,以進一步完善公租房建設、配租辦法。
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因素值得時刻關注。一是開發商通過調整開盤節奏、轉移投資等手段,以化解政策效力。二是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仍然上漲,這決定了開發商整體資金鏈仍處于可持續運轉的地步。三是樓市治本之策仍有待于研究破解。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