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的背后
工作組攔截本地鮮奶外賣
雖然沒有機械化奶站,常年壓價、短秤收購,雙城雀巢公司卻一直壟斷著雙城市每日所產的1200噸鮮奶。
雙城市奶農反映,在2010年黑龍江省實施鮮奶收購政府指導價之前,雀巢公司給奶農的收購價是最低的,有時才1.6元一公斤。政府還阻止奶農把奶賣給外地企業,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門組成工作組四處攔截。
雙城市畜牧局介紹,雙城市在2002年前后曾跟雀巢公司簽有協議,不準雙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業,雙城市的鮮奶原則上必須交給雀巢。
雙城市政府部門幫助雀巢壟斷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稅收支柱地位。雙城市畜牧局介紹的情況表明:雀巢公司歷來是雙城市的納稅大戶,2004年雙城市全部財政收入5.8億元,僅雀巢就納稅3.7億元,占60%。2010年雙城總財政收入16.38億元,其中雀巢2.8億元,仍處于支柱地位。
事實上,雀巢給政府交的稅收,很大一部分來自奶農的損失。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鮮奶1公斤收購價比市場價低0.2元,雀巢收1噸鮮奶就節省200元,按一天收1000噸鮮奶計算,每天節省20萬元,一年節省7000多萬元。前幾年雀巢收奶每公斤比市場價低0.5元,那么其每年給政府的稅收,幾乎全部來自奶農。
政府入股企業領導任董事長
同時,雙城市政府還在雀巢公司擁有股份,雙城市前任市領導還是雙城雀巢公司的董事長。雙城市副市長文立恒告訴記者,雙城市政府占雀巢2.99%的股份。
在一個雀巢奶站的營業執照上,記者發現法定代表人是前任雙城市市長。
針對雀巢的經營模式,專家表示,雀巢利用給政府提供稅收和股份的方式綁架地方政府,壟斷奶源,克扣奶農,低成本運營,不僅違背了市場規律,也破壞了中國乳業的正常發展秩序。而地方政府為了稅收,甘當企業的“守財奴”,是明顯的行政錯位。雀巢模式應引起警惕,謹防這種模式被其他企業復制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