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是致霾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空氣呈現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而尾氣污染與油品直接相關
2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的基礎上,盡快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50ppm),過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
此次出臺油品升級時間表被外界解讀為霧霾壓力下的油品升級提速和對公眾“油品致霾”擔憂作出的積極回應。因為油品標準的提升,主要表現在硫含量的降低,而硫含量高低是決定汽車尾氣清潔程度的重要指標。專家介紹,汽油中的硫會讓汽車的三元催化器中毒,進而導致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顆粒物等有害物質無法轉變為無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
根據目前我國油品標準現狀,除了北京地區車用油實行京Ⅴ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珠三角、長三角部分地區和城市實行國Ⅳ標準汽油(硫含量不大于50ppm)外,其他大部分地區仍為國Ⅲ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50ppm)。國Ⅲ標準的柴油硫含量則要求不高于350ppm。
“在汽車尾氣的污染物中,車用汽油含硫量的多少幾乎決定了機動車排放的所有污染物水平。”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
那么,車用油品對霧霾影響究竟有多大?
“霧霾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汽車尾氣除了與油品標準相關,也與汽車數量和擁堵情況相關。”林伯強告訴記者。
中國科學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研究組2月3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在北京地區的PM2.5來源中,燃煤和外來輸送占了將近四成的比重,超過機動車25%的“貢獻”。
據環保部發布的《2012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表明,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直接影響群眾健康。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也表示,機動車污染排放不僅是造成城市灰霾和光化學污染的重要原因,低空排放的細顆粒物還多為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