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魏尚進指出,中國孤獨寂寞的單身漢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可能高達兩個百分點。
據魏教授解釋,之所以提出這個觀點,主要是注意到中國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他由此判斷,對于一個單身漢來說,要想找到一個媳婦,就必須討得丈母娘的歡心,因此,車與房就成為婚前必需品,這勢必會讓男性更加努力地工作,賺錢養家。
魏教授測算出來的結果顯示,在過去十年里,中國經濟每年平均增長10%,而單身男士為這些增長每年貢獻了2%的增幅,折合8萬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說法,在荒誕背后卻有著鐵一樣的事實。其實“單身漢經濟”換個說法,也可叫“婚房經濟”或者“丈母娘經濟”。
古時候,君子追求“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現在,大家只盼著“家齊、國治、天下平”便心滿意足。但問題是,如今我國男女比例已經達到了115比100,這注定了擇偶對男性來說并不容易。中國社會的傳統觀念也認為,男性應該做出一番事業,尤其在老一輩人看來,買房、買車可以說是男人的“天職”,而“先買房再結婚”更是一件沒商量的事。
提到高房價,一些學者把原因歸結于地價高、房地產市場泡沫、投機性購房泛濫等等,這并無問題。但男多女少,單身漢要先買房才能結婚,這種“剛性需求”對房地產市場的推動也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