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家電耗電量也不合格
日前,上海市質監局發布2012年家用洗衣機、電冰箱及電視機等家電產品抽查結果表明,17批次洗衣機中,5批次不合格,其中包括威力、康佳、小鴨等國內品牌,不合格項目涉及洗凈性能、耗電量和能效等級,特別是還出現了松下、LG等國際知名品牌,不合格項目涉及洗凈性能、耗電量、能效等級以及漂洗性能;24批次電冰箱中3批次不合格,包括威力、金松、華普等國內品牌,不合格項目涉及儲藏溫度、耗電量、能效等級等;26批次電視機中2批次不合格,分別是長虹和THTF,不合格項目為能效等級。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品牌的不合格項目中,能效等級及耗電量等相關項目占了90%多。在電冰箱的檢驗中,一臺標稱為1級能效等級的威力牌BCD-165MX1型號冰箱冷凍室,測試竟然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的零下18℃的最低限值。
上海市質監機構的抽樣結果表明,2012年上海家用洗衣機、電冰箱能效等級虛標嚴重,3級、4級能效虛標為2級,2級能效虛標為1級,甚至還出現能效門檻還沒有達到卻虛標為1級能效產品。北京、江蘇、山東等地質監部門近年來對家電產品進行抽查檢驗結果顯示,家電產品能效等級虛標問題不容忽視。
企業虛標為騙取節能補貼
節能家電達不到標注的節能等級,一方面消費者要支付更多的水費、電費,另一方面,也達不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的。2012年,我國出臺包括平板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等五大類家電節能補貼政策,補貼金額從100元到400元不等。與此同時,便出現了企業為騙取節能補貼而虛標能效等級的傾向。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能耗虛標已經是普遍現象,部分國際知名品牌家電也在其中。專家認為,去除家電市場能效等級虛標這一行業頑疾,除了需要企業自律,還需要完善目前的法律法規,通過加強處罰力度、提高能效等級準入門檻等措施,凈化家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