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又到政府相關的價格、交通等信息平臺上反復查詢,均未獲得這家公司具有經營管理資質的相關信息。
但記者致電豐臺區市政市容部門監管電話,卻被告知該停車場有資質,“是交管部門和發改部門共同批準的合法車位”。但合法車位如何出現上述違規情況,上述部門并未做出回應。
一位政府相關部門干部透露:“審核、批準道路停車場的時候相關部門很積極,但批準后有關部門管理十分混亂,說‘都不管’并不過分。”
據了解,我國地方路邊占道收費權益屬于政府,由政府方面委托專門公司向車主進行收費,除了支出管理成本外,經營企業還要向政府繳納占道費,如北京重點區域的占道費為每天每車位35元。
北京市財政局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北京占道停車費收入為3372萬元,2010年這一數字為2110萬元。
但是,近兩年來,無論是管理公司收取的停車費,還是管理公司向政府繳納的占道費,收了多少、交了多少,均無從查考。記者了解到,北京市交通、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都沒有公開。
停車位太短缺,易成斂財工具
最新統計顯示,到2013年10月末,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增加到539.8萬輛。而令人尷尬的是,北京現有的正式停車位僅276萬多個。北京市停車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停車位與機動車數量相差260多萬個,從理論上講,這260多萬輛機動車每天即使只停一次,就會出現260多萬次違章停車的機會。
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表示,停車位包給企業和個人經營,就給了一些人亂畫線、亂收費的機會,特別是一些城區的次干路和支路,由于大量被臨時劃作停車位,因而造成交通擁堵,或者說停車位短缺,很容易成為畫線占道及非法斂財的工具。
北京市一位副市長承認,次干路和支路通行能力不足,加上單位大院和大型居住區對道路系統的割裂和阻斷,是造成北京市道路網絡交通不暢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對記者說,進行停車管理的目的首先要提高停車位的使用頻率,其次是通過提高停車費用,限制汽車使用頻率和地點,從而起到緩解交通擁堵的作用。但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停車位缺口太大,增加道路兩側停車位自然會影響通行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停車收費,除了增加消費者負擔之外,對緩解交通擁堵的作用十分有限。
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正偉說,百姓之所以對停車收費問題詬病多,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信息公開不夠,如果政府方面重收費、輕服務,再加上壟斷經營、層層轉包,容易讓人們產生公共利益部門化和部門利益個人化的擔憂。
專家建議,一方面要推進信息化、電子化等技術手段,實現經營透明、信息公開;另一方面,要體現公共資源的公益性,避免公共利益部門化和個人化的傾向。